第89章 李荣号(2 / 2)

在那个平行的前世,他足足熬了八年,才终于等到机会发行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一鸣惊人,成为新一代创作歌手的代表人物。

可那八年的心酸和沉淀,不是外人能轻易体会的。多少次深夜里,他写出满意的旋律,却只能交到别人手上。

多少次心头燃烧的舞台梦,只能压在心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荣号的才华,注定不该一直埋没。

这一次,王轩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他的命运。王轩在听了李荣号的deo后,当场就决定要把他拉进自己的团队。不是单纯做个小助理,而是给予他真正能施展才华的位置。

李荣号不仅懂得写词作曲,更难得的是他对编曲与制作都有极高的天分。

他能根据不同歌手的嗓音条件,调整旋律走向。也能凭直觉抓住一首歌的氛围,安排配器与节奏。这样的全能型音乐人,放在任何年代,都是炙手可热的宝贝。

王轩并非不懂音乐,他自己写词作曲的能力早已得到业界认可,但他太清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既要导演、又要做唱片,还要盯演员,他根本不可能事无巨细。

于是,他把范小胖的声乐训练和录音前期工作,交给李荣号来指导。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范小胖还有些不服气。毕竟,她好歹也是新生代的演员,正准备跨界当歌手,结果给她当老师的,居然是个比自己还年轻的男生,甚至看起来还有点青涩。

她心想:“这行真是人才都没了么?导演随便找个高中生就来教我唱歌?”

可当李荣号随手在钢琴上弹出一段旋律,又轻声哼唱了几句,范小胖的心态就转变了。

李荣号的旋律极具感染力,声音不华丽,却极具穿透力,像是能钻进人心里。更关键的是,他对歌曲的理解十分透彻。

短短几句话,就把她卡壳的部分指出了问题所在:“你这句气息没托住,后面转音会塌。还有,情绪得收着点,你是唱情歌,不是演宫斗剧。”

范小胖顿时乖乖认输,老老实实跟着他练习。

李荣号的指导方式很特别,他不会像传统声乐老师那样机械地强调技巧,而是用场景去引导她进入状态:“你想象一下,这句歌词就像你在深夜打电话,语气要轻,但要让对方听出你的情绪。”在这种氛围引导下,范小胖的演唱逐渐有了情感。

录音棚里的氛围也因此变得轻松而高效。李荣号每天带着吉他、键盘和一摞笔记,耐心地帮范小胖调整唱腔,有时还会即兴编个和声,或者改动几个小节的旋律,让整首歌更贴合她的声音条件。

渐渐地,范小胖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从最初的轻视到后来频频追问:“李老师,这里我是不是还能唱得更细一点?”

王轩虽然没有天天待在录音棚,但每隔几天都会来听一遍进度。每次走进来,他都会先安静坐下,听完一整段录音,然后才开口点评。

更多时候,他只是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满意。因为他清楚,李荣号现在虽然还很青涩,但也勉强能撑起这一摊子。

当然,等到正式录音的最后阶段,王轩还是会亲自上阵。他对整体把控的要求极高,无论是编曲层次、伴奏细节,还是歌声的情绪走向,他都要盯到位。

但在这之前,有李荣号这样的得力助手,足以让范小胖的表现大大提升。

有意思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李荣号并非只是单向付出。他也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影视配乐与商业唱片的全流程制作。

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让原本要在幕后默默熬八年的音乐少年,提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而范小胖,也在他的指导下逐渐蜕变,从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新人演员,慢慢摸到了成为歌手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