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漫天尘雾并未如常飘散,而是在空中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光环,环中,五个字缓缓浮现:“他们正走来”。
人群中,一名老妇人突然跪倒在地,放声痛哭。
她哭,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在那个共同的梦境里,她终于看见了三十年前被战火焚毁的村落,看见了那些早已逝去的亲人,他们竟然在那条西行之路的尽头,重建了家园。
老妇人颤抖着伸出手,仿佛要触摸那片尘雾——不是路回来了,是脚步自己走完了未竟的里程。
帝国的统治者,那位迷信武力的军阀,终于感到了恐慌。
他立刻颁布“固土令”,命令全国各地在一个月内重立“止行碑”,碑上必须凿刻四个大字:“足勿妄移”。
命令下达的第一天,各地便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凿石声。
然而,到了第七日,所有新立的石碑表面,都毫无征兆地滋生出了一层诡异的蓝色苔藓。
这些苔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蔓延,竟硬生生将原本的“勿移”二字,扭曲成了一个昂首阔步的“行者”轮廓。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每到夜晚,所有止行碑上都会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足印光斑,层层叠叠,将那个代表禁锢的“禁”字彻底覆盖。
一名老农清晨去田里劳作,路过村口的石碑时,忽觉足心一阵灼热。
昨夜的梦境瞬间涌入脑海,梦里,他不再是那个被困于方寸田垄间的农夫,而是背着满袋的粮食,大步流星地向西而行,路旁嬉戏的孩童们指着他,亲切地呼喊着:“归人”。
老农沉默了片刻,默默从田埂边拾起几块破碎的陶片,在自己的田头,拼出了“西行”两个字——不是他叛了,是路自己长出了方向。
军阀彻底震怒。
他下达了最后一道、也是最疯狂的命令:熔毁全国所有的民间路牌、界碑,将这些象征着“方向”的钢铁,全部铸造成一口巨大的“镇足钟”,他要用震慑灵魂的钟声,彻底镇压所有不安分的迁徙之念。
艾琳预见到了这一步。
她将一段特殊的摩斯密码,编入了钟体冷却时产生的特定震动频率之中。
第七日,巨钟铸成,当第一声钟鸣被敲响,沉闷的声波如重锤般砸入大地。
然而,预想中镇压灵魂的声波并未出现,相反,这股力量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土地。
以巨钟为中心,方圆十里的瓦砾、碎石竟自动排列组合,在荒芜的大地上,硬生生铺就了上千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如人体的脉络,清晰而坚定。
附近的农人看到这番神迹,非但没有畏惧,反而像是得到了某种指引,他们沿着新出现的小径,去采药,去访亲,去赶集,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实。
一名老妪,日复一日地站在自家门前新出现的小径尽头,她时常感到足心发烫,夜夜梦见自己走遍了故土的山川河流。
醒来后,她总是笑着对邻人说:“原来我家的门,本就朝西开。”他们的归途,已走出了封锁。
最终,那口“镇足钟”在一夜之间自行崩裂。
冻港少年独自一人,立于巨钟的废墟前。
最后一名“巡足使”跪在地上,歇斯底里地朝着四面八方嘶吼:“谁准你们乱走的!谁准的!”少年赤着脚,缓缓踩上钟心那道巨大的裂痕,他闭上双眼,轻声低语,声音却清晰地传遍了整片禁地:“你还不明白吗?不是他们不停下了,是你说的每一句‘勿移’,都在为它铺下最后一块路石。”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片大地剧烈地颤动起来。
深埋地下的蓝脉如积蓄了千年的岩浆,轰然上涌,它们像拥有生命的根系,将沿途所有残破的罪碑、断裂的锁链、崩碎的巨钟,全部编织、缠绕、融合,最终,在帝国的东西两端,构筑成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贯穿全境的迁徙长道。
长道两旁,无数陶哨从土里钻出,林立如卫兵,它们形如赤足之人,在风中发出悠远而自由的轻鸣。
次日黎明,再也无人提起“禁足”,无人畏惧“妄行”。
成千上万的人,就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自然,迈开脚步,行走,奔跑,远赴他乡。
不是路断了,是它终于走到了一个无需任何许可的清晨。
风再次拂过人们的脚踝,不再带来铁藤的冰冷与束缚,只轻轻地托起每一双走在大地上的脚,向前,再向前。
脚踝上的枷锁已成旧梦,但当第一声春雷在遥远的天际滚过,一种微不可察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寒意,似乎正悄然附着在人们习惯性伸出的手腕上。
大地赐予了他们行走的权利,而天空,似乎正准备对这双自由的手,能去握住什么,做出新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