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考察结束(1 / 2)

夕阳余晖下,汉东省委大楼显得格外肃穆。

中组部考察组结束了一整天高密度的干部考察谈话后,没有如同往常惯例那般与省委书记沙瑞金等主要领导共进晚餐,交流“感想”,而是在带队领导李江山常务副部长的示意下,一行人婉拒了沙瑞金的晚宴邀请,迅速乘车离开了省委大院,直奔机场,返回帝都。

这一反常的举动,在原本就波澜暗涌的汉东政坛又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更多的不解与猜测。

等候在办公室、或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考察组动向的各级干部们,心中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此匆忙离去,是意味着考察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结论,无需再多言?还是帝都有更紧急的事务?或是……某种刻意的回避,预示着后续将有更重大的人事安排宣布?

各种版本的解读和传言开始在汉东省私密的小圈子里飞速流转。

然而,在考察组车队离开前,一个细微却至关重要的插曲发生了。

李江山常务副部长单独与赵达功进行了短暂了大约十五分钟的私人会面。

地点就在赵达功的办公室,房门紧闭,只有他们二人。

没有外人在场,李江山卸下了部分在正式谈话时的官方姿态,但久居高位的气度依旧。

他坐在沙发上,接过赵达功亲自泡的一杯清茶,并没有喝,而是目光平和地看着赵达功。

“达功同志,”李江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这次考察,谈话面很广,内容也很深入。你和长生同志,是重点。”

赵达功心领神会,端正坐姿,认真聆听。

“汉东的情况,比较复杂,经济总量大,结构转型的任务也重。领导们对你在汉东的工作,尤其是你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思考和努力,是看在眼里,也是给予肯定的。”李江山的话语不急不缓。

李江山意味深长地看了赵达功一眼,继续说道:“越是在这种关键时期,越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要稳住神,定住心。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把握汉东经济发展的全局上,如何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汉东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如何团结带领省政府班子,推动汉东的高质量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李江山轻轻吹了吹茶杯上的热气,语气变得更加凝重:“要做好思想准备,组织上,可能会给你加加担子。这副担子不轻,希望你能够勇挑重担,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汉东人民的期望。”

这番话,虽然没有明确点出任何具体的职务,但其指向性已经昭然若揭。

“把握全局”、“团结带领班子”、“加担子”……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几乎就是对接任政府主要领导的明确暗示和提前吹风!

赵达功内心一阵激荡,面上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谦逊,他立刻站起身,语气坚定:“感谢领导的信任和组织的培养!请组织放心,无论在任何岗位上,我赵达功一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为汉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

李江山满意地点了点头,放下茶杯,站起身,拍了拍赵达功的肩膀:“好,有这个决心就好。具体的安排,等组织程序。这段时间,稳住,做好你该做的事。”

没有更多的言语,李江山在赵达功的陪同下走出办公室,与其他考察组成员汇合,乘车离去。

送走考察组,赵达功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关上门,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京州的万家灯火。

李江山的话在他心中反复回响。

赵达功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谈话,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交底。

汉东省长的位置,似乎已经向他招手,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那副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帝都,林满江在挂断与齐本安那通令他心烦意乱的电话后,内心的焦躁再也无法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