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追了大约半个时辰,来到了城西的一处废弃的宅院前。光带飘进了宅院,消失在一座阁楼里。
“就是这里了。”济公压低声音说,“大家小心点,里面可能有埋伏。”
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宅院,来到阁楼前。阁楼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念咒语。
济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轻轻推开门。只见阁楼里,一个身穿黑色道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地上,面前摆着一个法坛,法坛上放着十几盏走马灯,他手里拿着一把桃木剑,正在念着奇怪的咒语。
“就是他!”济公大喝一声,冲了进去,“大胆狂徒,竟敢用魔灯害人,还不束手就擒!”
中年男子听到声音,猛地转过头,脸上露出一丝惊慌,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济颠和尚?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了这里。不过,你以为你能打得过我吗?”
说罢,他拿起法坛上的一盏走马灯,朝着济公扔了过来。走马灯在空中旋转着,发出一阵刺眼的光芒,无数道黑色的雾气从灯里冒出来,朝着济公扑去。
“雕虫小技!”济公冷笑一声,挥动静慈扇,一道金光射出,将黑色雾气打散。他纵身跃起,扇子直指中年男子的面门:“看本僧的厉害!”
中年男子慌忙躲闪,却被济公一脚踢中胸口,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挣扎着爬起来,想要再次施展邪术,却被衙役们冲上去按住了。
“你这个畜生!为什么要这么做?”王捕头怒喝道。
中年男子喘着粗气,恶狠狠地说:“我本来是个灯匠,手艺精湛,可却没人赏识我。我不甘心!我偶然得到一本邪术古籍,学会了制作魔灯的方法,我要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付出代价!”
济公摇了摇头,说:“你真是执迷不悟。用邪术害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王捕头,把他带回衙门严加审讯,依法处置。”
王捕头点了点头,让人把中年男子绑了起来。
济公走到法坛前,看着那些走马灯,说:“这些魔灯留着也是祸害,必须把它们销毁。”他拿起一盏走马灯,用静慈扇一扇,走马灯瞬间燃起熊熊大火。他依次将所有的走马灯都烧毁了。
解决了中年男子,众人走出了废弃的宅院。街上的百姓们看到济公等人,纷纷围了上来,询问情况。当得知害人的凶手已经被抓住,魔灯也被销毁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济公道谢。
“大家不用客气。”济公笑着说,“元宵佳节,本就该开开心心的。现在危险已经解除,大家可以继续赏灯了。”
百姓们欢呼起来,纷纷散去,继续欣赏元宵灯会。街道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济公和必清、王捕头站在街边,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师父,今天真是多亏了您。”必清说,“不然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受害。”
济公摸了摸肚子,嘿嘿一笑:“为民除害,本就是出家人的本分。好了,现在没事了,咱们也去吃点东西吧。我听说前面的酒楼有好吃的元宵,咱们去尝尝?”
说罢,他摇着静慈扇,朝着酒楼的方向走去。必清和王捕头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也跟着走了上去。元宵灯会的灯火璀璨,照亮了整个临安城,也照亮了济公等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