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制花胶(1 / 2)

售卖的过程很顺利,根据预订的数量,大致搬到码头上那些鮸鱼和一些别的冰鲜鱼。没过多久就被这些人称走了。

剩下的,老妈带上船放回冰冻仓。

上船买活物的人,三三两两的一起过来,要多少就捞多少,绝对管够。

一个多小时之后,这些邻居们才提着,买好的海鲜各自离开。

杨启询问陈兰英,有谁会晒花胶。得知老丈人白大海就会,但是她自己老爸和陈兰欣她爸技术更好之后,杨启决定剩下这些鮸鱼,和赤嘴鮸鱼都不卖了。

拿回去让他们帮忙晒鱼胶,晒鱼干,留着自己家人吃。

杨启突然有点后悔,刚才卖了上百斤的鮸鱼了。不过已经卖了,也不能拿回来。

让老妈和白雪回家开面包车,杨启自己一个人,驾驶着“启航号”赶往培训中心码头。

已经得到电话通知的陈天明,已经带着人在这里等待了。

陈天明再次看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鲍鱼、海参、大青龙。眼睛早就眯成缝了,咧嘴笑个不停。

然后就是一个活鱼仓里的石斑鱼。

“唉!阿明,这些鱼我不卖。”

杨启看到陈天明打开那个,养着赤嘴鮸鱼的活鱼仓,马上说道。

“哟!是赤嘴鮸鱼啊!这么好的鱼为什么不卖?这个价格可是很高的。这么多能卖不少钱。”

陈天明以为杨启,不知道赤嘴鮸鱼的价钱,于是说道。

“我当然知道了,我想拿回家晒鱼胶,留着自己家里人吃。包括冰冻仓里的普通鮸鱼也不卖。”

杨启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啊?”

陈天明还想挣扎一下。

“哪里可惜了,好东西不是应该留着自己享受的吗?”

杨启不容置疑的说道。

“唉!行吧!”

陈天明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次冰冻仓里主要是鮸鱼,在看到杨启确实不想卖,陈天明只能让工人搬走其他的鱼类。

对过账后,陈天明告辞离开。

杨启把赤嘴鮸鱼,全部转移到面包车的大活鱼桶里,连带着普通鮸鱼一共拉了三次。

等他来着最后一趟鱼获,回到老妈这边的时候,发现白雪的姥爷和陈兰欣的老爸,已经在杀鱼取鱼鳔了。

杨启过去跟几人打了招呼,站在那里,看了一会两老人取鱼鳔,又在指挥老妈几人怎么清洗血丝,怎么定型晾晒。

院子里面放着一箱一箱的鮸鱼,活着的赤嘴鮸鱼还没有开始处理。

看到白雪也在一本正经的学习着,杨启出门去了陈天明商行算账。

等到他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手机上收到了四十七万多块钱的转账信息。加上海景别墅那边白雪收的九万多块钱。

一天一夜,一共收获五十六万多块钱。

还不包括这些普通鮸鱼,和赤嘴鮸鱼。

杨启搬了一把小塑料凳,坐着跟着两老头学习处理鱼鳔。

新鲜鱼胶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取胶、清洗、定型和晾晒四个环节,整个过程需要精细操作,以确保鱼胶的品质和口感。

第一步就是取胶,需要完整的从鱼体内取出鱼鳔,熟练的师傅能保证鱼鳔的完整性,避免“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