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收地笼(1 / 2)

第二个地笼抓上来的是一些黄刺鱼,黄尾鯝,小鲫鱼,河虾也有个一两左右。

第三个地笼刚拉上来,杨启就看见一只老鳖,惊慌失措的在地笼里面乱爬。

“哦豁,还不错,一只老鳖二斤左右,晚上你有口福了。等会我再去搞只土鸡,做一个‘霸王别姬’给你尝尝。”

小舅看着这只老鳖,嘿嘿直笑。

“好,那我就等你的手艺了。”

杨启也没有客气。三个舅舅他和小舅最亲,小舅今年刚好三十岁,就比他大六岁。

小时候没有少跟他混,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校被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欺负。

作为“战五渣”的他是真心打不过,被揍了个鼻青脸肿。后来告诉小舅,小舅在放学的路上,把那家伙给揍了一顿。

虽然一些同学,对于杨启这种打不过找家长的行为很不齿。他自己倒是很高兴,狐假虎威那也是威,不是吗?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再也没有找他麻烦了。

今天运气不错,一共抓了四只野生甲鱼。小舅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

为了避免各位看官老爷,买错甲鱼而吃亏,毕竟两者价格和营养天差地别。

这里稍微的说一下野生甲鱼和养殖甲鱼的区别:

这两者可通过背甲形体,爪子锐度,群边厚度,活动能力,解剖结构等指标进行科学鉴别。

首先是背甲与腹部:

野生甲鱼:背甲盾片有间距不等的同心环纹。背甲呈青黄色或黄褐色,表面光滑且发布不规则黑色斑块;腹部为灰白色或黄色,带有五朵暗花花纹(俗称五朵金花)。

养殖甲鱼:背甲偏灰绿色或暗绿,表面粗糙且斑纹规则;腹部多为浅黄色或红白色,无花纹。

再则就是裙边和爪子。

野生甲鱼:裙边宽厚(平均厚度超过一厘米),边缘呈锯齿状;爪子尖锐呈黄色,根部有明显磨损痕迹。

养殖甲鱼:群边薄而平整,边缘光滑;爪子较短钝,颜色偏白或肉色。

活力表现上面:野生甲鱼反应敏捷,翻转后3秒内即可复位,四肢蹬力可达体重的8–9倍。

养殖甲鱼则活动迟缓,翻转复位需5秒以上,四肢力量较弱。

解剖结构上面:野生甲鱼脂肪层薄且呈金黄色,肝脏深红色,胆囊较小,肌肉紧实。

养殖甲鱼则脂肪层厚而乳白色,肝脏颜色较淡,胆囊膨胀明显。

杨启看小舅在每个地笼里放了一些蚯蚓,然后扔回水里。蚯蚓作为淡水垂钓里面的万能饵料,效果确实不错。

杨启建议最好里面放点鸡鸭鱼肠什么的,却遭到小舅的白眼:

“我当然知道那些大腥的东西好了,问题是去哪里拿,镇里的菜市场早就被熟人拿走了。”

“好吧!你赢了!”杨启没有再说这个话题。

所有地笼全部又放回水里,两人提着桶回家了。一个桶面装的是四只甲鱼还有本地土螺蛳,主要是怕它们咬坏别的鱼虾。

另一个桶装的是鱼虾,十多斤只多不少。

回到家里,把鱼虾全部倒在一个大盆子里,开始分类!

“哎呦!老三今天收获真多啊!”大舅看到在分拣的小舅和杨启说道。

“嘿嘿嘿,今天运气好!大哥等会拿点回去吃。”

小舅对于今天的收获也是非常的满意。平时不到今天的一半,不知道是不是窝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