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闽南风水传奇 > 第199章 十里相送,情意绵绵

第199章 十里相送,情意绵绵(1 / 2)

一、晨雾裹寨,赠礼满囊

青枫寨的晨雾比往日更柔,却裹不住满寨的热闹 —— 天还没亮,苗族姑娘们就聚在寨口的大榕树下,指尖翻飞编着 “护脉蛊铃挂饰”,铃芯裹着细小的护脉蛊卵,铃声一响就能驱避小股阴煞;傣族水魂师们背着新灌的灵泉水囊,水囊外缠着淡蓝的水脉纹布,阿依还特意在囊口系了一小枝地脉藻:“这藻能让水脉气不散,你在闽南要是遇到阴煞,喝一口就能定气。”

陈奇的行囊早已被各族同胞的心意塞满:独龙族阿坤父亲送的通译石被细心裹在兽皮里,石面刻着 “山雀传信” 的纹路,能随时联系边疆;闽南风水师阿明递来的复刻版《孔明闽南地脉图》,边角贴着青阳石粉末制成的 “醒脉符”,标注着闽南几处易被蚀脉教盯上的风水节点;苗族大祭师长老则塞来一个漆木盒,里面是三枚 “双脉蛊卵”,盒底刻着小字:“遇大事,捏碎一枚,吾等能感其气。”

甄灵蹲在一旁,帮陈奇整理行囊的系带,指尖突然触到一个硬物 —— 是她昨夜偷偷放进去的 “同心蛊铃”,铃身刻着双脉纹,一枚在她手中,一枚藏在陈奇行囊的夹层:“这铃是按阿月传下的样式做的,你那边铃响,我这边就能听见,就算隔着重山,也像在身边一样。” 陈奇握住她的手,指尖抚过铃身的纹路,阳天镜的金光轻轻覆在铃上,让纹路泛出淡金:“我会每天摇铃,让你知道我平安。”

二、铜鼓引路,歌起情长

辰时三刻,送别的队伍出发。韦师傅领着壮族铜鼓手们走在最前,敲起改编过的 “双脉送别鼓”—— 节奏比庆丰鼓慢了半拍,鼓声里藏着不舍,却又带着坚定,每敲三下,就有苗族姑娘跟着唱起送别的苗歌:“青枫寨的雾啊绕山岗,陈郎的马啊向远方,双脉的铃啊响叮当,等你归时赏霞光……”

歌声顺着山路蔓延,引得沿途村寨的群众也纷纷走出家门,加入送别的队伍。青龙岭的守岭同胞捧着刚采的地脉花,插在陈奇的马鬃上;白虎崖的独龙族猎手吹起兽语笛,笛声引着山雀群在马前盘旋,像是在开路;朱雀滩的傣族姑娘们则端着铜碗,碗里盛着清甜的灵泉水,要陈奇喝了再走:“这水是朱雀滩的地脉泉,喝了能记着西南的味,早点回来。”

陈奇勒住马,翻身下马,一一接过同胞们的心意。走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苗族老奶奶面前时,老奶奶颤巍巍地递来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双纳着双脉纹的布鞋:“老婆子眼睛不好,纳得慢,你穿着这鞋,走再远的路,也能踩着地脉气,不迷路。” 陈奇接过布鞋,眼眶微热,弯腰给老奶奶行了个礼:“谢谢您,我一定穿着它回来。”

三、碑前驻足,古今承诺

送别的队伍走到望脉坡的契约碑前时,陈奇突然勒住马 —— 碑前的双脉草开得正盛,金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与碑上阿月、景明的印记相映。甄灵也跟着停下,牵着马走到碑旁,指尖抚过碑上的契约文字:“阿月和景明当年分别时,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在碑前约定重逢?”

陈奇走到碑前,取出风水笔,在碑的空白处轻轻刻画 —— 他画了一面小小的阳天镜,旁边是甄灵的巫蛊铃,两个图案紧紧挨着,与阿月、景明的印记形成两对:“我们把约定刻在碑上,像他们一样,让地脉记住,让边疆记住,无论我去闽南多久,都会回来和你一起守着这里。”

甄灵突然想起什么,取出短刀,划破指尖,将血滴在新刻的图案上;陈奇也划破手指,血滴与她的交融,让图案泛出金红交织的光:“这是‘双脉血契’,比任何约定都牢,就算蚀脉教再来,就算地脉有异动,我们的气息也会通过这碑相连。”

各族同胞围在碑旁,看着金红的光渐渐融入碑身,韦师傅突然敲响铜鼓,各族同胞跟着唱起之前祭典时的守护歌 —— 歌声里,有阿月与景明的千年传承,有陈奇与甄灵的当下约定,更有各族同胞共守边疆的决心。

四、山雀传讯,小惊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