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内外,先是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从未想象过的场景震慑住了。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通衢天下的管事、工匠们欣喜若狂,他们看到了效率,看到了财富,看到了商会无可限量的未来!
“成了!真的成了!”
“天爷!这速度,抵得上百个熟练工!”
“神迹!此乃格物之神迹!”
观察廊上,李丽紧绷的肩线终于松弛下来,一抹真切而灿烂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林一亦露出欣慰的笑容,轻轻揽住了她的肩膀。他们成功了!这不仅仅是一台机器的成功,更是一种全新生产方式的诞生,是李丽带来的现代知识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结出的第一颗、也是最硕大的一颗果实。
早有准备的账房先生们,已经开始飞快地拨算盘,进行初步的效率核算。结果很快以纸条的形式传递到观察廊。
“总理事,”一位老账房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按目前速度估算,‘铁牛’驱动下,此工坊日产棉纱量,是同等规模水力工坊的八倍以上!织布效率亦提升五倍有余!且不受季节、水文限制,可日夜不息!”
周围的商贾们闻言,脸色变幻不定。有人立刻堆满笑容,上前向李丽和林一道贺,并试探着合作或购买技术的可能性;也有人面色凝重,窃窃私语,眼中充满了忧虑。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传统的纺织作坊在这头“铁牛”面前,将如何的不堪一击。
李丽从容地应对着各方的恭贺与试探,心中已在飞速盘算。她提高了声音,对工坊内的所有工匠宣布:“‘铁牛’初啼,功成大半!此乃我通衢天下上下同心,格物院诸君呕心沥血之成果!所有参与此项目者,按‘分红股权制’章程,记大功一次,年终分红翻倍!今日当班工匠,赏三月工钱!”
欢呼声再次响彻工坊。
然而,在一片欢腾中,李丽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工坊角落,一些年老工匠脸上并未有多少喜色,反而带着茫然与不安。他们熟悉的是手摇纺车、脚踏织机,是依靠经验和手感来评判纱线的优劣、布匹的疏密。面对这轰鸣的钢铁巨兽,这完全不需要他们传统技艺的庞然大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与恐惧。
工坊大门敞开,允许内部人员短暂出入。李丽看到,门外远处,不知何时聚集起一小群穿着破旧、面色不善的人,正对着工坊指指点点,被商会的护卫拦在外围。那是附近依靠传统纺织为生的手工业者。
“看到了吗?那就是吃人的铁妖怪!”
“以后还有咱们的活路吗?”
“通衢天下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隐约的议论声随风飘来,虽然很快被工坊的轰鸣和内部的欢庆所掩盖,却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了李丽喜悦的心底。
林一显然也注意到了外面的骚动和内部老工匠的情绪,他低声道:“丽娘,技术革新固然可喜,然此‘铁牛’之力,恐非人人能御,亦非人人乐见。”
李丽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淡去,染上一抹凝重。她看着下方那力大无穷、不知疲倦的“铁牛”,它正忠实地执行着指令,源源不断地产出着布匹,也同时冲击着固有的生产关系和无数人的生计。
“我明白。”她轻声回应,目光扫过那些惶惑的老工匠,又望向门外那些充满敌意的面孔,“‘铁牛’只是工具,如何用它,如何让更多人从中受益,而非受害,这才是我们接下来真正的挑战。‘分红股权制’必须尽快细化、推行下去,培训转岗也要立即提上日程。”
夕阳西下,给轰鸣的工坊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铁牛”依旧不知疲倦地运转着,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序曲已然奏响。然而,李丽和林一都清楚地知道,在这恢弘的序曲之下,潜藏着的,是足以燎原的星火,既可照亮前路,亦能焚毁一切。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