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00章 法槌记:大理寺的公正与民心的天平

第100章 法槌记:大理寺的公正与民心的天平(2 / 2)

建安公主朱媖的审判聚焦于科研经费。公诉人展示了三台报废的太阳能水车:“挪用五千万新能源经费给驸马张某,产出的设备无法使用,还用三百万盖私人温泉馆……导致真正的科研项目停滞三年。”研究员郑博士(知识分子代表)作为证人,拿出被搁置的研究数据:“我们本可以在两年前研发出实用的太阳能设备,却因为经费被挪用,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多少科研人员熬夜攻关,成果却被她拿去讨好驸马!”朱媖的脸惨白如纸:“我只是……只是想让驸马过得好点……”陪审员郑博士冷笑:“你的‘好点’,是踩着大明的科技未来和科研人员的心血!”

申时,七位人民陪审员进入合议室。我站在窗外,看到他们围坐在桌前,王伯(百姓代表)摊开灾区血书,张师傅(工人代表)敲着白马寺的树脂碎片,李大姐(农民代表)数着赵露思的赃款清单,每个人都在激烈争论。王伯说:“朱樉杀了人,按律该偿命,皇族也不能例外!百姓的命和皇族的命一样金贵!”陈先生(手工艺人代表)补充:“郭丽娜毁了古寺,不仅要重判,还要让她出钱修复,文物是百姓共有的,不能让她白占了便宜!”郑博士(知识分子代表)强调:“朱媖挪用科研经费,必须追缴赃款,给真正的科研人员补上,不能寒了他们的心!”他们的讨论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不离“百姓”“公道”“法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精髓——法律不仅是条文,更是民心的秤。

酉时三刻,陪审员回到席位,主审官李大人拿起判决书,全场瞬间安静,连秋风都仿佛停滞。“根据《大明国宪典》《刑律典》《监察法典》相关条款,结合陪审员意见,现在宣读判决:”

“被告赵露思,犯贪污罪、挪用救灾款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追缴赃款三千七百万明币,用于南河省救灾重建,由工农代表监督使用!”——法槌落下,旁听席上的灾区百姓泪流满面,张老汉(农民代表)朝着主审官深深鞠躬,嘴里念叨着“孙儿有救了”。

“被告赵伟杰,犯滥用职权罪、包庇罪、打击报复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追缴金条五十根,返还举报人补偿,由人民监督协会全程监督发放!”——赵伟杰泣不成声,王御史在旁听席上挺直了腰杆,监察系统的代表们露出欣慰的神情。

“被告郭丽娜,犯贪污罪、侵占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追缴赃款四百万明币及玉佩,专项用于白马寺修复,由文物专家与人民监督协会工农代表共同监督修复过程!”——陈先生(手工艺人代表)和洛阳百姓代表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着泪光,有人低声说“古寺有救了”。

“被告周薇,犯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追缴赃款五十万明币,返还西乡村教育基金,恢复被调离代表职务,议事会运行规则恢复原状,由全体议事代表监督执行!”——西乡村的村民代表欢呼起来,举着“教育兴邦”的牌子挥动,孩子们的笑声从旁听席传来。

“被告朱樉,犯故意杀人罪、侵占财产罪、纵容毒品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万亩良田返还百姓,由欧东省农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接收;赛马场改建粮仓,罂粟田全部铲除,种植高产水稻,确保来年丰收!”——欧东省的百姓高喊“公道!”,李老四的儿子被乡老抱着,小小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百姓代表们将血书高高举起,在夕阳下泛着悲壮的光。

“被告朱媖,犯贪污罪、滥用科研经费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追缴赃款五千三百万明币,返还大明科学院,由科研人员代表与人民监督协会共同组成监督小组管理经费使用,驸马张某另案处理!”——郑博士(知识分子代表)和科研人员们互相点头,眼中燃起希望的光,有人拿出研究图纸,低声讨论着重启项目的计划。

判决宣读完毕,法槌重重落下,“咚”的一声响彻云霄。大理寺外的广场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百姓们举着“法纪如山”“司法公正”的牌子,泪水与笑容交织。工农代表们将“人民监督协会”的旗帜高高举起,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像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望着堂内的景象:主审官的法袍在夕阳下泛着庄严的光,陪审员王伯(百姓代表)抚摸着“人民监督之印”的复刻品,民生都察院的公诉人整理着卷宗,刑部和廉政公署的监督员在记录上签字,书记员的笔尖还在微微颤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的力量,它让权贵低头,让百姓抬头,让每一份罪恶都得到惩罚,让每一颗民心都得到安宁。

朱静雯走到我身边,夕阳的金光洒在她的发梢:“姑母,您看,这才是大明该有的样子。”她指着广场上的百姓,他们正朝着大理寺的方向鞠躬,“民心因公正而聚,国家因法治而强。议事会是代表们的议事会,监督协会是工农百姓的喉舌,司法是所有人的依靠——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说的‘人民当家作主’。”

我想起刚推行司法改革时,有人质疑“让工农百姓当陪审员,懂法律吗?”有人担心“皇族受审,会动摇国本吗?”但今日的景象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百姓或许不懂复杂的条文,却懂得什么是公道;皇族或许有特权的惯性,却必须在法律面前低头。正如《资本论》中所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法律就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夜色渐浓,大理寺的灯光一盏盏亮起,照亮了台阶上的楹联“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我和朱静雯走出殿堂,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他们的眼神里没有敬畏,只有信任——那是比任何权力都珍贵的东西。人民监督协会的工农代表们捧着判决书复印件,要连夜抄写传遍全国;刑部和廉政公署的官员正在核对监督记录,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民生都察院的公诉人在整理卷宗,准备将案例编入《司法公正典范》,供各地学习。

回到议事院,我翻开《资本论》,在扉页写下:“司法公正是民心的基石,而民心是国家的根。议事会代表人民议事,监督协会代表工农发声,司法守护所有人的公正——这才是大明的未来。”窗外,大理寺的灯光与万家灯火连成一片,像撒在大明土地上的星星,照亮了反腐的路,也照亮了百姓的明天。

我知道,这不是终点。腐败的土壤或许还在,权力的诱惑或许仍在,但只要大理寺的法槌永远为公正敲响,只要工农百姓的眼睛永远盯着法律的天平,只要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永远扎根民心,这个用马克思主义改变的大明世界,就会永远生长出公平、正义与希望。

夜风穿过回廊,风铃重新摇晃起来,这一次,它的声音不再凝重,而是轻快明亮,像在为一个崭新的法治时代歌唱——那是属于百姓的时代,属于工农的时代,属于所有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的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