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无声的呐喊(1 / 2)

午后的图书馆弥漫着旧书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和宁静。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布满灰尘的光束中投下斑驳的光影。与旧楼的阴森破败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安稳平和的世界。

三人刻意分散开,叶知秋径直走向存放过期报刊的区域,那里有厚重的合订本,记录着这座城市十几年来的点滴。林辰则晃悠到计算机检索区,试图从电子档案里找到关于市一中实验室设备处理的记录。王胖子被分配了相对轻松的任务——在公开的网络资料和校史年鉴里碰碰运气。

时间在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键盘的轻微敲击声中流逝。

“不行,”林辰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推开面前的键盘,“电子档案里屁都没有。关于那场事故的公开记录少得可怜,实验室设备清单更是早就没了踪影。像是被刻意清理过。”

王胖子那边也毫无进展,校史年鉴对那几年的事情语焉不详,只字不提实验室事故,更别说设备去向了。

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叶知秋那边。

她坐在角落的长桌旁,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纸张泛黄发脆的本地日报合订本,时间正是孙晓萍父亲孙国华“意外”去世前后的月份。她戴着从管理员那里借来的白手套,动作轻柔而专注地一页页翻找,眼神锐利得像扫描仪,不放过任何边角缝隙的报道。

林辰和王胖子凑了过去,屏息凝神。

合订本里充斥着那个年代的日常:政策宣传、工厂业绩、市井新闻……孙国华“意外失足”的报道只在一个不起眼的社会新闻版块角落,占据了豆腐块大小的篇幅,内容干巴巴,只提及了时间、地点和“初步排除他杀”,措辞官方而冷漠,与一条普通的意外新闻毫无二致。

“果然是这样。”林辰低声说,带着预料之中的讽刺。

叶知秋没有气馁,她的指尖停留在那篇报道上,目光却继续在前后几天的报纸版面上逡巡。她不相信对方能做到天衣无缝,任何大的动作,都可能在不起眼的地方留下蛛丝马迹。

突然,她的手指停住了。

在孙国华“意外”报道刊出后的第三天,同一版面的右下角,有一则更不起眼的简讯,标题是:《市一中部分老旧实验室设备完成集中报废处理》。

内容极其简短,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提到,为推进教学设施更新,市一中对一批达到使用年限的老旧化学实验设备进行了集中登记和报废处理,并已交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完成清运云云。

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太微妙了!

就在孙国华死后,立刻就对实验室设备进行了“报废处理”!

“看这里。”叶知秋指着那则简讯,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林辰和王胖子立刻俯身看去。

“我靠!”王胖子忍不住低呼,“这也太巧了吧?刚死了人,就急着报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