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铁椅上的寒冬(1 / 2)

拘留所的铁椅子,仿佛是从北极的冰川中直接凿出来的,比冬天的冰块还要刺骨。寒气顺着尾椎骨一路向上爬升,像无数细小的冰针,悄无声息地钻进天灵盖,冻得人骨髓发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令人作呕的味道,那是汗臭、消毒水、廉价饭菜和绝望混合在一起,经过长年累月的发酵,酿成了一种独特的、能渗入灵魂的腐朽气息。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划痕和污渍,每一道痕迹都像是被囚禁在这里的灵魂,在无尽的黑暗中留下的无声呐喊。有些划痕浅浅的,像指甲在水泥上抓出的绝望弧线;有些污渍深邃而斑驳,仿佛是泪水和汗液在岁月的侵蚀下凝固成的抽象画作。昏黄的灯光从头顶的铁栅栏灯洒下,拉长了这些阴影,让整个空间像一张张开的巨网,捕捉着每一个闯入者的意志。

我坐在这里,已经十二个小时了。十二个小时里,我没有喝一口水,没有说一句话,甚至没有移动过一丝一毫的位置。我的大脑像一台死机的老式电脑,反复循环播放着同一个画面:黄三爷那张布满皱纹、充满嘲讽的笑脸,和他无声的口型——“一路走好”。那口型张合间,似乎还带着一丝得意的颤动,仿佛在嘲笑我这短暂的辉煌不过是场闹剧。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里面闪烁着老江湖的狡黠光芒,让我回想起来时,胸口就堵得发慌。

我的“社会性死亡”,已经完成了。彻底的、不可逆转的死亡。曾经,我是青石市的“少年股神”,报纸上那些吹捧的标题还历历在目:《林浩然:股市新贵,二十五岁身家过亿》。如今,那些字眼像毒蛇一样缠绕着我,提醒着我从云端坠落的距离。隔着生锈的铁栏杆,我能听到外面看守们的闲聊和嗤笑声,那些声音低沉而刺耳,像一群乌鸦在头顶盘旋,啄食着我最后的残渣。

“听说了吗?就是那个前段时间报纸上吹的‘少年股神’,叫林浩然的。”一个粗哑的声音率先响起,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腔调。

“知道知道,听说栽了,玩的还挺花啊,口味够重的!”另一个声音接上,笑声中夹杂着口哨般的调侃。

“哈哈,什么股神,就是个变态!照片都传疯了,我微信群里都有,啧啧,那画面……真是辣眼睛。”第三个人加入,声音里满是下流的满足,仿佛在分享一桩街头八卦,而不是在议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毁灭。

每一句议论,都像是一把生锈的锉刀,在我早已破碎的自尊上,来回地刮擦着。锉刀的齿痕粗糙而无情,每一次摩擦都带起一丝血肉模糊的痛楚。我能想象那些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的样子:模糊的像素,扭曲的角度,配上那些低俗的标题和评论。曾经的粉丝,现在成了围观的路人;曾经的合作伙伴,现在成了背后的指指点点。我闭上眼睛,试图屏蔽那些声音,但它们像潮水般涌来,淹没了我的耳膜。

我曾经以为,亏掉父母的养老钱,被St的股票锁死,是我人生的谷底。那是三年前的事,我二十二岁,意气风发地闯入股市,手里握着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五十万本金。结果,一场黑天鹅事件让我血本无归。父亲的眼神从失望到愤怒,再到彻底的冷漠,那种沉默比任何责骂都更伤人。后来我以为,投资实业失败,被父亲赶出家门,是更深的谷底。那是去年,我用借来的钱开了一家小型的供应链公司,梦想着从股市转向实体经济。可市场低迷,供应链断裂,我欠下百万债务,父亲一气之下,砸碎了客厅的茶几,吼道:“滚出去!你不是我儿子!”我拖着行李箱离开家门时,天空下着瓢泼大雨,雨水混着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模糊了视线。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真正的地狱,不是贫穷,不是失败,而是“羞辱”。是一种让你连恨的力气都没有,只想从这个世界上彻底蒸发掉的、深入骨髓的羞辱。它不像刀伤那样鲜血淋漓,而是像慢性毒药,慢慢腐蚀你的每一寸神经,让你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窗外,夜风偶尔吹过铁栏,带来一丝凉意,我蜷缩在椅子上,双手抱膝,试图抓住一丝残存的体温。但寒气无孔不入,它钻进衣领,渗入皮肤,直达心底。

审讯的过程简单而粗暴,仿佛一场预设好的闹剧。他们似乎对案情本身并不感兴趣——那些所谓的“嫖娼”细节,不过是幌子——反而对我的“身份”和“癖好”充满了戏谑的探究。审讯室里,空气更沉闷,墙上挂着一面单向玻璃镜子,我知道身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两个警察,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另一个瘦高的小伙子,他们轮番上阵,像猫戏老鼠般逗弄着我。

他们将那些不堪入目的照片,一张张摆在我面前,像是在欣赏一件抽象的艺术品。照片是高清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刺眼:凌乱的床单,昏暗的灯光,还有我那张扭曲的脸。胖警察推了推眼镜,咧嘴一笑:“林先生,解释一下吧,这是在做什么?行为艺术?”他的语气轻佻,像在点评一出低俗的喜剧。

瘦警察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补充道:“看不出来啊,你们这些有钱人,压力都这么大吗?股市里杀伐决断,床上却玩得这么……花哨。”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笑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像玻璃碎裂的脆响。

我始终沉默。嘴唇抿成一条线,目光死死盯着桌面上的裂纹。那裂纹蜿蜒曲折,像我的人生轨迹。我知道,我说任何话,都只会成为他们新的笑料。我所有的反抗、辩解、愤怒,在这场精心设计的“葬礼”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辩解?说我被陷害?他们只会笑得更欢。愤怒?砸桌子?那只会让他们多出一桩“袭警”的罪名。他们要的不是我的口供,他们要的是我的“死亡证明”——一份证明我从神坛跌落的铁证,让整个世界见证我的崩塌。

审讯室的钟表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在倒计时我的余生。终于,当一份印着我名字和照片的本地晚报,被“不经意”地放在审讯桌上时,我看到了那个触目惊心的标题——《“少年股神”的堕落:从资本神坛到色情泥潭》。字体粗黑,像一把把钉子,钉进我的眼睛。配图,正是我被警察押出酒店房间时,那张最狼狈、最屈辱的照片:头发凌乱,衣服半敞,脸上是混杂着震惊和绝望的表情。背景是酒店走廊的荧光灯,照得一切苍白而真实。报纸的边角微微卷起,散发着油墨的刺鼻味,我的手指颤抖着触碰它,仿佛一碰就会碎裂。

我彻底死了。死得干干净净,死得人尽皆知。青石市的每个角落,每一个茶馆、每个办公室、每个手机屏幕,都在流传这个故事。我能想象母亲看到报纸时的模样: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颤抖着握住纸张,眼睛里是无尽的悲伤和耻辱。父亲呢?恐怕会直接撕碎报纸,然后关上门,永不提及这个名字。朋友圈、投资群、甚至儿时的玩伴,都会以一种怜悯或嘲讽的眼光看待我。林浩然,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年轻人,而是一个笑柄,一个警示,一个“别学他”的反面教材。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浮现出秦若菲的脸。不是那张在董事会上一贯冰冷决绝的女王脸,而是我们在江畔公馆露台上,在月光下辗转承欢时,那张带着迷乱与沉沦的脸。她的皮肤如丝绸般光滑,长发散落在枕边,像黑色的瀑布。她的眼睛半阖,睫毛颤动,唇间逸出低低的喘息。那一刻,她不再是秦氏集团的继承人,而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沉浸在欲望的漩涡中。我们在露台上,江风吹来,带着湿润的凉意,远处是城市的霓虹灯火,像无数颗星星坠落人间。那是极致的欢愉,汗水交融,心跳同步,仿佛整个世界只剩我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