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群士兵将会进行残酷的训练,只保留一百二十人的队伍。
枪支弹药的要求就是每三天打废一把枪,也就是每天要射击一百多发子弹,并且还要上把。
各种野外生存的知识也必须熟练掌握,光是军医就配备了四个,受伤后随时可以治疗。
等到一个月后,还剩下一百四十多人,顾临渊看了看名单,最终决定多留下这二十人。
剩下的就是常态化的强化训练。
这时候顾临渊也不得不感叹,大明人只要吃好,身体素质是真的强。
顾临渊也算是忘了一点,那就是这一百四十多人,可是七万大军中选出的最精锐的一百多人,如何能不强。
顾临渊在卢山待了一个月,之后就让他们自行训练,强度略微下降了一些,人不是机器,适当的降低强度,维持住身体机能就可以。
在顾临渊专心训练的时候,李自成放弃攻打开封,于二月十七日攻陷襄城,杀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崇祯委任孙传庭代其陕西三边总督之职。
现在顾临渊已经拥兵八万,骑兵两万,其余皆为步兵。
受限于明中步枪的产能,兵工厂扩大了规模后,现在每日新式步枪生产一天约为一百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机床的扩建还有直流电机的膛线切削。
每月三千杆新式步枪,现在已经列装了八千杆新式步枪,最快差不多两年半全部列装完毕,对此顾临渊还是不甚满意,两年半的时间太长了。
顾临渊让兵工厂自行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正好兵工厂有自己的武器研究院,让他们解决步枪的装备问题。
迫击炮已经交付给了旅部的炮团,数量不多,仅有三十多门迫击炮,炮弹六百余枚。
至于旅一级人数是否超标的问题,顾临渊也曾想过,但是现在还不能更改,这时候不是二战的时候,精简编制,一个旅在两千到六千人。
现在是古代,属于大规模用兵的时候,面对的大军都是几万,十几万的存在,如果拆分成两千多人的军队,对面用人海战术也是麻烦,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所以顾临渊还是保留了骑兵旅的两万编制,步兵旅却是被拆分了,一个加强步兵旅六万人的规模太过夸张,顾临渊差分成了四个步兵旅。
平均每个旅一万五千人,可以称得上一个师级单位了。
重甲营还是保留了,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取消了长弓营、火枪营,保留炮营,步兵营下发新式步枪,没有步枪的用燧发枪先行替代。
至此,一个团共五个营。
程立、张凯由副旅长正式任职为一零一旅旅长和一零二旅旅长,张响还是旅长,不过是一零二旅旅长。
一零四旅旅长由原参谋部的邹瑜暂时担任。
这一次步兵旅拆分,升职了大量的基层军官,让更多人有了发挥的空间。
同样每个旅配对两个副旅长,一个政委。
现在有了足够的军事人才,经过筛选后,也都是很快进行上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