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虽然平时不抽烟,但是此时还是点上了:“别叫爷,你那么喜欢当孙子啊,我叫方远,名字就是取了让人叫的。”
冯晓刚嘿嘿一笑:“方老板,我刚才听您跟硕爷打赌,心里直痒痒。您这眼光,我是真服气。《海马》要不是您最后那把舵,指不定成啥样呢。”
方远笑了笑,没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不瞒您说,方老板,《落叶归根》之后,我这心里空落落的。虽说现在走出去,人家也叫声‘冯导’,比前两年当美工是强多了。可这导演啊,就得不停地有活儿干,一歇下来,心里就发慌。”
他观察着方远的脸色,见方远不说话,只能继续说下去:“我自个儿也琢磨了几个本子,可……唉,投资商那边,总差那么点意思。您看……星火这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没有?有没有什么适合我捣鼓的项目?”
他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明白:他想拍电影,希望方远能给他个项目。
方远心中自然明白:冯晓刚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爬坡期,有才华,有野心,但缺乏一个能彻底奠定其商业导演地位的标志性作品。
“老冯,”方远缓缓开口,“王硕的本子,都是好东西。《动物凶猛》也好,《顽主》续集也好,但现在拍,时机还不太对。”
“哦?”冯晓刚一愣,有些不解,“为什么?硕爷的名头现在正响啊!”
“不是名头的问题。”方远摇摇头,“是味道和时机。硕爷那些故事,骨子里是调侃,是解构,是带着点蔫坏儿的反思。
现在观众进电影院,图个什么?首先是乐呵,是解压,是看得过瘾。我们需要一部更直接、更热闹、能让更广泛人群坐得住、笑出来的电影。
他的本子,得等观众胃口更刁了,市场更成熟了,再端上去,那才能成盛宴。现在上,有点曲高和寡。”
冯晓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您说得有道理……那,您的意思是?”
方远眯起眼睛,仿佛在构思一个画面:“我最近脑子里,倒是有个朦朦胧胧的想法。不算成熟,但我觉得路子可能对。”
“您说说!”
“我琢磨了一个故事,围绕一块翡翠,讲三伙人:工厂的保卫科、一帮本地土贼、一个从香港请来的专业大盗。他们阴差阳错,你抢我的,我偷你的,闹出一连串笑话。”
冯晓刚皱了皱眉,努力消化这个故事。
方远喝了酒,说话有点东一句西一句的,但是他好像有点明白了这个故事轮廓。
“国际大盗我可以找香港明星来客串!保证能叫到人!”
“老冯,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冯晓刚虽然没太听明白,但是作为导演的敏感,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故事确实不错,等明天听方老板细说吧。
“方老板,您去哪儿住?”冯晓刚扶住有点摇晃的方远。
“嗯,你给我打量面的得了。我喝这么多,就不开车了。”
虽说现在酒驾根本没啥事,违法都算不上,但是方老板胆小,小命要紧。
“老冯,我跟你说,其实拍电影我不着急,我有时候又觉得有点亏得慌。”
冯晓刚奇道:“亏?亏在哪儿?”
“我们拍出再好的电影,各地电影院万把块钱就买走了,后面票房都与我们无关了,赚钱的都是电影院。你说,我们想故事、请演员、拍电影,求爷爷告奶奶,这公平吗?”
“额......”冯晓刚本来习惯于此时的电影分账制度,觉得理所当然,但是方老板今天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
“这是大锅饭,谁特么有积极性拍好电影啊?陈佩斯这两年的电影和前几年是一个水平吗?反正他陈佩斯三个字能让各地来买,但是也到头了,他拍的好也是这个钱,拍的差也是这个钱,干嘛要好好拍?”
“现在都是这样啊,方老板,那您有什么想法吗?”
“马上今年百花奖、金鸡奖要开始了,我感觉前两天央视的一个熟人跟我透个底,《落叶归根》获奖可能很大,毕竟柏林都拿了,国内拿不了就是笑话了。”
“嗯?”
“我准备跟电影局的人聊聊。”方远其实此刻很清醒。
重活一次,不是要来按部就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