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准备找点水喝,站起来的时候趔趄了一下。
“酒后开车,还是不舒服啊!”方远自己开始反思。
他走到卧室外,打开阳台的窗户,冷风吹得他清醒了一瞬,就在这时,一个柔柔的身子从身后抱住了他。
“怎么起那么早,不多睡会儿?”方远问道。
“我得起来了,今天要去晋省,上午的飞机,马上就得走。”
方远转过身,轻轻抱住了她的腰:“你和我在一起以后,就一直在首都待着了,上海不去了,公司那边也去得少……是不是……”
杨玉莹立刻打断:“原因你我都知道,就不要提了。”
她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我虽然不在乎名分那些虚的,但不代表我可以接受你今天和我在这儿卿卿我我,到了晚上,就去跟另一个女人说相同的话。
“所以,方远,你要找我,就在这儿。在首都。至少你在这儿的时候,你是独属于我的。”
方远看着她,一时无言。
沉默了几秒,杨玉莹似乎觉得气氛太僵,语气放缓了些,问道:“对了,昨晚怎么和王硕他们喝那么多?”
“聊了个合作。他们要弄一部电视剧,叫《海马歌舞厅》,阵容挺大,让我挂个监制的名,帮着看看。”
“《海马歌舞厅》?”杨玉莹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她对这种京圈扎堆的项目似乎并不太感兴趣。
方远心里却清楚这部戏的底细。
这剧是王硕、马卫都还有海岩他们几个攒的局,典型的“京圈”产物。
想法挺有意思,以一家歌舞厅为背景,每集一个社会话题,号称要写尽人间百态。
阵容更是吓人,几乎动用了当时京圈能请动的所有明星,刘斌、陈小艺、梁天、葛优……堪称全明星客串。
这阵仗别说当时,就现在看来,绝对是红极一时的热门相。
但作为重生者,方远知道,这部戏热闹是热闹,台词也够贫、够犀利,但终究像是才子们一次集体玩票的盛宴,形式大于内容,缺乏真正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在中国电视剧的历史长河里,它根本没溅起多大的水花,很快就会被《我爱我家》那样真正有生命力的经典取代,最终只成为圈内人记忆里一段“当年勇”的谈资。
但是,它对方远此刻最大的价值,不是剧集本身能有多成功,而是它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合作的象征,能让他更顺理成章地融入京圈的脉络,为后续更深度的合作铺路。
“就是个热闹的单元剧,”方远轻描淡写道,“借这个机会,多认识些人。”
杨玉莹点点头,没再深究。
“我来做早餐,不过不太会,随便应付一下吧。”
她转身走到厨房,冰箱里的食材并不多,她犹豫了下。拿出两个鸡蛋,又拿出挂面,简单做了个阳春面。
她不是从小锦衣玉食的人,这点小活做的完全没有问题。
方远昨晚胃里吐得空空的,缀着葱花的面条让他胃口大开,很快唏哩呼噜喝了一碗。
热汤面下肚,胃里熨帖了不少,人也彻底清醒了。他看着对面小口吃面的杨玉莹,突然说道:
“岗岗,有没有考虑过……换个更大的舞台?”
杨玉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嗯?首都还不够大吗?”
“想不想去香港发展?”方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