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显示,正是上海的长途号码。
“喂?”
“岗岗?是我。最近怎么样?春晚排练还顺利吗?”
“哼,方老板,您放心,您的员工很敬业,自从你上次打电话过来,我跑了五个场子,还出席了一个活动。业绩应该能达标,虽然场次不算特别多,但是毕竟是短短不到10天跑的呢。”
额,女人说话干嘛总绕个弯子。
“最近忙啊!”方远一说出口,就觉得这借口实在是太渣男了。
“我跟你说,我最近智齿发炎了,疼得死去活来,现在还在拿冰块敷着呢。”方远赶忙转移话题。
记着,这招在女朋友没有真生气的情况下有用。
“怎么样?有没有去医院看看?”
方远心里一松,这招果然有用,赶紧顺着说:
“看了看了,医生让先消炎,不行就得拔掉。疼得我吃不下睡不着,脸都肿了。”
“活该!让你不注意身体,肯定是忙起来又瞎凑合吃饭。”杨玉莹嗔怪了一句,但语气已经软了下来。
她怎么能不知道方远在转移话题?不过,聪明的女人知道有些话可以过来拿捏一下,有些话男人真不想聊了,她就会闭嘴。
这个时候,显然更适合来撒娇一下:“哦——我说呢,怎么这么久不联系。原来是牙疼啊……我还以为方老板是被上海那边的莺莺燕燕迷花了眼,乐不思蜀,早就把首都的人忘到脑后了呢!”
“上海哪来的莺莺燕燕啊?”
“那可说不准,我不会永远十八,但是永远有人18岁呢。”
怎么还是绕回到这来了!
“哎哟我的岗岗同志!你这可真是冤枉死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剧组里有谁,这剧组里,哪有什么莺莺燕燕,那分明是虎虎狼狼啊!
十八的那个,你又不是没听过她的声音,跟莺莺燕燕有关系吗?”
对不住了,宁静同学,把你卖了。
电话那头的杨玉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宁静说话时略微低沉的声线。她终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刚才那点酸溜溜的小情绪顿时烟消云散。
“讨厌!你就贫吧你!”她笑着啐了一口,声音里已经满是娇憨。
听到杨玉莹的笑声,方远知道警报彻底解除。他趁热打铁,语气也变得轻松而认真起来:“好了,不闹了。说正经的,春晚任务重,你照顾好自己。等这边忙过这一阵,就赶紧来上海。”
“干嘛?方老板又有何指教?”岗岗故意拿腔拿调地问。
“指教不敢当。”方远笑道,“一是有几个大的企业年会,你这个台柱子得来震场子;二是这《永不瞑目》的插曲,非你莫属。我得亲自盯着你录,不然不放心。”
“哼,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什么活儿离不开我。”杨玉莹心里软下来了,但是嘴上却依旧不饶人。
“知道啦!等我这次排练结束就过去!你……你的牙疼记得按时吃药!”
放下电话,方远摸了摸其实已经没那么疼的腮帮子,长长地舒了口气。这关总算过去了。
这次没有叫杨玉莹过来客串,倒不是为了避嫌或者是怕修罗场,单纯因为让杨玉莹来客串?
客串什么角色?
一个穿着连衣裙、抱着吉他出现在缉毒剧里的校园歌手吗?
这不叫锦上添花,这叫格格不入。
《永不瞑目》的基调是灰暗的、挣扎的、充满人性拷问的。从欧阳兰兰偏执的爱,到肖童的堕落与救赎,再到欧庆春的理智与情感交织,每一个角色都背负着沉重的命运。
杨玉莹的国民形象是阳光、美好、纯粹的代名词,她的脸一出现在这个沉重的故事里,瞬间会打破整个剧集精心营造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观众会出戏的。他们会立刻从“肖童的悲剧”中跳脱出来,惊呼:“看!杨玉莹!”
这对于一部追求现实主义风格的剧集来说是致命的。
而且,从纯粹的商业角度考量,也完全没必要。杨玉莹的价值在于她的歌声和作为独立歌星的巨大号召力。让她来剧里打个酱油,是对她商业价值的巨大浪费。
相反,让她演唱插曲,这才是价值最大化的选择。歌声可以融入剧情,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不会让观众出戏。
不过,插曲也要选好,有的曲子好,但是确实太出戏了。
比如《小李飞刀》的片尾曲《没有你我怎么办》。
李寻欢古装帅脸出现,然后歌曲开始“直到整个街道,剩我和路灯”.....
方远摊开稿纸,犹豫了一下,写下了歌词。
《魔鬼中的天使》
把太细的神经割掉,
会不会比较睡得着,
我的心有座灰色的监牢,
关着一票黑色念头在吼叫。
.....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
让恨变成太俗气的事,
从眼里流下谢谢两个字,
尽管叫我疯子,
不准叫我傻子。
.....
方远仔细琢磨了一下歌词,发现简直就是一首欧阳兰兰的专属角色歌曲。
欧阳兰兰是毒枭的女儿,行事狠辣,为爱不择手段,是他人眼中的“魔鬼”;但她对肖童的爱,在她自己看来是纯粹、炽热、甚至可以牺牲一切的,这又是她心中的“天使”一面。
既是疯子,又是傻子。就是欧阳兰兰的一体两面。
方远满意的点点头,回头叫陈晓奇他们把曲子编好,而且这首歌还适合杨玉莹逐渐转型。
第二天,方远骑着摩托车,踏入了好久没去的星火。
姚珮芳正坐在办公桌前,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看到是方远,开心道:“大忙人,总算舍得回公司看看了?”
方远笑着走过去,很自然地伸手揉了揉她的肩膀:“这不刚忙完嘛,剧组那边总算步入正轨了。”
他俯身靠近,几乎能闻到她发丝的清香,低声补充道:“主要是想你了。”
姚珮芳脸颊微红,轻轻拍开他的手,却从桌上拿起一张单据,语气带着点无奈和好笑:“喏,你先别想我,看看这个吧。”
方远接过来一看,是一张电话费报销单,用户姓名赫然是杨玉莹,费用栏里写着一个醒目的数字:叁仟贰佰圆整。
“刚才小刘去邮电局交费,顺手帮她也交了,拿回来报销,单子给我签字,我都吓了一跳。”
姚珮芳皱眉道:“小杨这一个月,是把大哥大当成热线电话打了吧?你回头可得说说她,虽然公司报销,也不能这么……铺张。”
方远捏着单据,心虚了,含糊道:“嗯,我回头说说,可能是她最近比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