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涛声依旧(1 / 2)

星火在全力筹备杨玉莹的《毕业季》,好在没让惴惴不安的解晓东等太久,解晓东终于迎来了为他量身定制的核武器。

录音棚里,气氛有些不同寻常。方远、陈晓奇、毕小世,以及刚刚结束挂历拍摄的杨玉莹,都聚在了一起。

陈晓奇手里拿着刚刚新鲜出炉的乐谱,脸上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

过去一段时间,他几乎被方远折磨得够呛。

方远不断骚扰他,从广东音乐到江南小调,从古典诗词的意境到现代编曲的空灵,嘴里反复念叨着要“古今结合”、“要有画面感”、“要能让人一听就想到江南水乡、月落乌啼”。

这种指引,玄之又玄,但孜孜不倦。

终于,在某个深夜,一段旋律如同冲破堤坝的洪水,猛地涌进了陈晓奇的脑海。

他几乎是颤抖着记下了主旋律,而后填词时,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自然浮现,与旋律水乳交融。

嗯,抄歌方远已经毫不介怀了,但是一个大男人,还当着人家面?

呸!恶心!

方远关不了灯,实在干不出NTR的事,只好不厌其烦的引导陈晓奇。

“晓东,你来试一下。”陈晓奇将乐谱递给解晓东,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这首歌,老板给了个大方向,我琢磨了很久,感觉……应该对你路子。”

解晓东接过乐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歌名:《涛声依旧》。

他轻轻吸了口气,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班生,他开始在心中默谱。随着旋律在脑中回荡,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旋律,既有流行音乐的流畅上口,又蕴含着一种古典诗词般的优雅与含蓄,与他过往演唱的歌曲风格截然不同。

“这……这曲子太好了!”解晓东抬起头,难掩激动。

方远笑着点点头:“别光看,唱出来试试。老毕,给个伴奏。”

毕小世坐到钢琴前,弹奏起前奏。舒缓的钢琴声响起,瞬间将人带入一个月色朦胧、水波荡漾的意境。

解晓东调整了一下呼吸,开口唱道: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这歌词,真的绝啊。

方远不禁感叹。

解晓东的声音经过谷建芬的严格训练,对气息和情感的控制极为精准。他没有用夸张的技巧,而是用一种内敛的、叙事般的口吻,将歌词中的离愁别绪、物是人非的感慨,娓娓道来。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整个录音棚都安静了下来。杨玉莹双手捂住了嘴,眼中满是惊艳。这和她唱的甜歌完全是两个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带着岁月重量和文化底蕴的美。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