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金橘系大整合(2 / 2)

不管哪一个公司的员工,都能拿到,而且不同公司相同职级的员工,拿到的数目差不多。

比如,研发手机和研发无人机的员工,分红一样多。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绝大部分利润,是手机业务创造的,凭什么两者一样多?

而且,就算无人机做得再稀烂,一台都卖不出去,也有手机业务养着,员工一点都不急。

这种大锅饭式的弊端,也是江晟下定决心调整的原因。

新调整后的分配方式,遵循五五分的原则。

以金橘电子为例,其10%的利润分红,5%由公司员工享有,另外5%,按股份比例,一部分上缴金橘控股,一部分交给金橘科技。

然后,上缴金橘控股的,进入总分红池;交给金橘科技的,一半分给金橘科技的员工,一半上缴金橘研究院的分红池。

最后,由金橘控股和金橘研究院,将各自分红池的资金,按职级和岗位,统一分配给旗下所有公司的员工。

包括金橘电子,以及金橘无人机等其他公司的员工,都可以获得这部分分红。

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所有员工,都分享到红利,又能让谁赚得多,就分得多。

没办法,有些业务,比如莲蓬光刻机,目前的盈利能力,远不如金橘科技,只能靠总分红池,对其适当倾斜。

要不然,同样是做科研,金橘科技的研发人员,一个月连工资带分红,能拿到100万,莲蓬科技研发光刻机的,却有可能连10万都拿不到。

不求两者薪资水平一样,只求差距不要那么大。

另外,在完成调整后,金橘研究院的所有专利,都由讯合智产负责管理。

金橘控股旗下的公司,需要向讯合智产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授权。

而由这些专利产生的利润,在涉及分红时,同样遵循五五分原则,一半归技术公司,一半进入金橘研究院的分红池。

以金橘科技为例,它一边能靠专利授权获利,一边还能通过持股,从金橘电子获得收益。

好在,江晟在收购爱立信之前,就对金橘电子的研发部门进行了拆分,将全面屏等比较前沿的研发项目剥离出来,成立了金橘科技,要不然还真不好调整。

当然,为了在收购爱立信时确保金橘的高估值,江晟只剥离了一些比较吃研发卡的黑科技项目。

普通的研发项目,包括挖孔屏等已经完成研发的技术和专利,依然留在金橘电子。

要不然,爱立信的股东们,也不会同意,将金橘电子的估值,定为2578.2亿美元。

让金橘用10%的股份,加20亿美元现金,换取爱立信价值277.82亿美元的全部股权。

如今,随着金橘xS持续热卖,外界即便搞不清,金橘x究竟赚了多少钱,也一致认为,金橘电子超过水果,登上手机行业的王座,是大概率事件。

考虑到水果的最低市值,也有3000多亿美金,并且这个市值是严重低估的。

许多金融机构,都将金橘电子的估值提高到——

3500亿美金!

这个估值,主要是被大漂亮的制裁,以及金橘在芯片上可能面临落后的情况所拖累。

要不然,他们敢给到6000亿甚至8000亿美元!

只不过,这一切江晟都不太关注,在完成内部整合后,他便将注意力,放在金橘的第一辆汽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