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身影,畏畏缩缩地从树后和灌木丛中钻了出来。
他们大多是老弱妇孺,也有几个面带菜色的青壮年,眼神中充满了惊恐。
一个看似为首的老者,颤巍巍地上前几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道:“各位老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们……我们不是歹人,是前面三十里外李家坳的村民啊……”
他身后的人群也纷纷跪倒,啜泣声响起。
“李家坳?”
何明风已从车上下来,走到队伍前,示意白玉兰等人稍安勿躁。
“老人家,起来说话。李家坳发生了何事?你们为何流落至此?”
那老者见何明风气度不凡,言语温和,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泣声道:“回老爷的话……半个月前,山里下了场百年不遇的暴雨,引发了山崩……半个村子……半个村子都没了啊!”
“田地被埋,房子垮了,死了十几口人……我们这些逃出来的,什么都没带出来……去县里求救。”
“县太爷……县太爷只开仓放过一次稀粥,就说……就说县里也没余粮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官府只救济过一次?”
何明风眉头紧锁。
“是啊,老爷……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才想在这路上,看看有没有善心人能施舍点吃的……我们已经两天没怎么吃东西了……”
老者说着,浑浊的老泪滚滚而下。
何明风看着眼前这群在瑟瑟发抖的流民,心中恻然。
他吩咐道:“钱谷,清点一下我们随身的干粮,先分给老弱孩童,应应急。”
“是,大人。”
钱谷立刻应下,与何四郎、张龙赵虎一起,将车上备用的干粮、面饼取出,分发给流民。
那些流民拿到食物,如同饿狼扑食,却还不忘连连磕头道谢,场面令人心酸。
苏锦默默将自己的水囊递给一个抱着婴儿,干瘦如柴的妇人。
白玉兰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按在剑柄上的手已经松开。
不过他的目光也从未离开那些流民中的青壮年,以防万一。
何明风心知,分发干粮只能救一时之急。
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依靠官府力量。
他问明此地隶属房县,便决定转道前往房县县衙。
……
房县县城不大,城墙斑驳,透着一种年久失修的颓败感。
县衙更是显得狭小破旧。
一到了房县县衙何明风就亮明身份,求见知县。
房县知县姓吴,是个年约五旬面容愁苦的干瘦老者。
听闻邻州通判到访,虽感意外,还是连忙迎入后堂。
听闻何明风问及李家坳山崩流民之事,吴知县顿时长吁短叹,愁容更甚。
“何大人有所不知啊!”
吴知县拍着大腿:“下官这房县,是个穷得叮当响的苦地方!”
“山多田少,赋税本就难征,历年积欠不少。”
“仓廪里那点存粮,平时尚可维持,此次李家坳灾情严重,下官已是竭尽全力,开仓放了一次赈。”
“可……可那点粮食,对于数百灾民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如今仓中几乎已空,州府那边的赈济文书是发了,可钱粮何时能到,还是未知之数……”
“下官,下官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