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个相熟的举子相约去酒楼畅饮,高声谈笑着走出人群,与周围的悲喜交织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处,几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儿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何明风认出其中就有张世昌和李崇义。
张世昌面色红润,神态自若,似乎九日的煎熬对他毫无影响。
李崇义在一旁奉承道:“张兄此次必中会!文章必然写得字字珠玑!”
张世昌得意一笑,瞥见何明风三人狼狈的模样,故意提高声音。
“科考不仅考学问,更考体力。”
“有些人体力不行,就不该来凑这个热闹。”
李崇义会意,附和道:“张兄说的是。那些寒门子弟,平日饭都吃不饱,哪来的体力坚持九日?还是早点回家种地为好。”
何明风闻言皱眉,却无心理会。
李墨的情况越来越糟,已经开始说胡话了。
“水……给我水……”李墨喃喃道,嘴唇干裂。
袁华焦急地四处张望:“这么多人,怎么找郑榭他们?”
何明风踮脚远眺,终于在人群外围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郑榭身材高大,正站在一辆马车旁向这边张望。
旁边是郑彦和何三郎,三人也都伸长脖子在人群中寻找。
“在那里!”
何明风指着方向,与袁华一起架着李墨艰难地向那边挪动。
举子们陆续出来,接应的人纷纷迎上。
有父子相拥而泣的,有夫妻久别重逢的,有仆人急忙送上热汤热饭的。
整个场面热闹而又混乱。
何明风和袁华好不容易挤到外围,郑榭一眼看到他们,急忙迎上来。
“明风!袁兄!李兄这是怎么了?”
郑榭见状大惊,连忙帮忙扶住李墨。
“发热了,得赶紧看大夫。”
何明风赶紧说道。
郑彦上前摸了摸李墨的额头,脸色凝重:“烧得不轻,我和三郎带他去看大夫,你们先回去休息。”
说着便与何三郎一左一右接过李墨。
何明风知道郑彦有经验,靠得住,于是点点头:“有劳了。”
郑榭连忙道:“那马车给你们用……”
“不必了,二哥,”郑彦心里清楚的很:“去医馆只怕要不少人,等马车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郑彦说着呃,何三郎已经背上了李墨,口中嚷道:“郑彦,赶紧带路,咱们走了!”
“嗯!”
两个人背着李墨就往医馆的方向大跨步跑去了。
何明风看到两个人跑了,心中才放下心来。
郑榭从马车上取下一个食盒递给何明风:“何姑娘特意准备的,说你们出来一定饿坏了。”
“我先送你们回去,然后去医馆帮忙。”
何明风打开食盒,里面是还温热的红枣粥和几样清淡小菜。
他心中一暖,自己姐姐想的总是想得如此周到。
这个时候,袁华的肚子忽然咕噜噜响了起来。
袁华尴尬地挠挠头:“这几日……都没怎么吃饱……”
“吃的都是凉透的饭,闻到这热食,肚子有些不听使唤了。”
何明风和郑榭都会心一笑。
郑榭赶紧招呼何明风和袁华上车。
两个人上车后,谁都忍不住了,捧着食盒就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
两个人差点噎着。
郑榭忙递上水囊:“慢点吃,别没病倒却吃出毛病来。”
正说着,几个衙役抬着担架匆匆进入贡院,不一会儿抬出一个已经不省人事的举子。
围观人群一阵骚动,议论纷纷。
“这已经是第三个晕倒的了。”
“听说有个老举子还没考完就被抬出来了,真是可惜。”
“科考这条路,太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