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尼亚半岛的泥潭里,双方士兵都敏锐地感觉到,战争的节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大规模的地面进攻,已经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诡异的、充满杀机的平静。只有狙击手的冷枪,和偶尔的炮击,在提醒着人们,战争远未结束。
但真正的风暴,正在他们看不见的大洋深处,酝酿成型。
山本一郎的“Kessen”(决战)计划,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开始一分一秒地、准确地走动。他的第一步棋,并非直接指向北约的主力舰队,而是指向了他们的软肋——后勤。
一支由六艘“深渊海蛇”组成的、代号为“饿狼”的特别攻击分队,在经验最丰富的艇长,有马正文大佐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马纳群岛和乌西环礁之间的主要补给航道。这里,是北约庞大舰队的生命线。每天,都有无数的油轮、弹药船和运输船,在这条航线上穿梭。
“‘加利福尼亚’号油轮,在距离塞岛一百五十海里处,被击沉。船上装载的航空燃油,足够一支航母编队,使用一周。”
“‘自由钟’号弹药船,发生剧烈爆炸。爆炸的威力,甚至震碎了五十海里外,关岛上的玻璃。”
“三天之内,我们损失了超过十万吨的物资。敌人的潜艇,就像幽灵一样,我们根本抓不住他们。”
一条条坏消息,传到了尼米兹的指挥部。他知道,山本一郎的试探性攻击,已经开始。这就像一场决斗前,对手用剑尖,轻轻地在你手腕上,划开一道口子。虽然不致命,但足以让你心烦意乱,并不断地流血。
“命令所有猎潜大队,立刻前往该海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反潜巡逻!我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哪怕是用渔网捞,也要把那些该死的老鼠,给我从洞里掏出来!”尼米兹下达了愤怒的命令。
然而,这正是山本一郎想要的效果。他用“饿狼”分队,成功地将北约军大量的、宝贵的驱逐舰和护航航母,吸引到了后方的补给线上。这无疑,削弱了其主力舰队的直接护航力量。
在成功地制造了混乱之后,山本一郎,打出了他最致命的一张牌——“神之刃”。
由三百架陆基“樱花改”喷气机,和从“信浓”号航母上起飞的四十架同型号舰载机,组成的、史无前例的喷气机攻击集群,从硫磺岛和本土的秘密基地,同时起飞。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正在马里亚那以东海域,集结的北约主力舰队。
他们的攻击路线,经过了精心的计算。他们先是向东北方向,佯动飞行,避开了北约军重点布防的雷达警戒圈,然后在大洋深处,转向南下,从一个北约军意想不到的角度,高速扑向目标。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上将,站在他的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的舰桥上,正在审阅着舰队的集结情况。他是一位以冷静和谨慎着称的将领,但在如此庞大的舰队面前,他也难免感到一丝自豪。
下午两点十五分,舰队外围的雷达哨戒驱逐舰“拉菲”号,突然发来了紧急警报。
“发现大规模机群!方位西北,距离一百八十海里!数量……数量无法估计!它们的速度……我的上帝!它们的速度超过了五百五十节!”
整个舰队司令部,瞬间陷入了死寂。五百五十节!这个速度,比他们刚刚装备的p-80“流星”,还要快上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