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帝国的代价(1 / 2)

莱希纳的“向心收缩”命令,如同一道冰冷的电流,传遍了整个被围的德普士集团军群。这道命令,彻底粉碎了士兵们关于援军、突围和生还的最后幻想。然而,预想中的崩溃和哗变,并没有发生。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被绝望和荣誉感扭曲在一起的,近乎疯狂的战斗意志。

“既然回不了家,那就拉几个英吉佬垫背!”——这句不知从哪个战壕里传出的,粗俗却直接的话,成为了整个集团军群最后的信条。

德普士,开始以一种惊人的效率和纪律,执行着他们的收缩计划。外围阵地,被有计划地放弃。在撤退之前,他们会将所有的工事、桥梁和道路,彻底炸毁,并将整个区域,变成一个巨大的雷区和陷阱场。他们丢弃了所有笨重的装备,只携带武器、弹药和最基本的口粮,向着预定的中心集结区——班加苏高原,行军。

对于追击的盟军来说,这变成了一场噩梦。

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德普士军的狙击手,会躲藏在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进行精准的射杀。精心伪装的反坦克地雷,会将他们的坦克,炸上天空。甚至,一些被遗弃的德军食品罐头,都被装上了诡雷。

蒙哥马利,被迫放缓了他引以为傲的追击速度。他发现,他面对的,不再是一支溃败的军队,而是一头受了致命伤,但却因此变得更加危险的野兽。它在用自己的鲜血,在身后,画下一道死亡的地带。

“冷静,保持距离,用炮火,慢慢地消耗他们。”蒙哥马利,向他的前线指挥官们,下达了新的命令,“我们已经赢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减少我们自己的伤亡。不要被德国人,拖入他们擅长的,那种惨烈的近身绞杀。”

但是,不是所有的盟军指挥官,都像蒙哥马利一样,拥有足够的耐心。

急于在黑洲战场上,证明自己价值的南南洲第一装甲师,在他们的指挥官,乔治·巴顿将军的带领下,发起了猛烈的追击。

“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郊游的!”巴顿,站在他的4坦克上,挥舞着手枪,对他的士兵们咆哮,“德国佬的屁股,就在我们面前!去踢他们的屁股!第一个冲进班加苏的,我请他喝最好的威士忌!”

在他的鼓动下,南南洲军的装甲部队,像一群兴奋的猎犬,冲进了德军撤退时,留下的真空地带。

然后,他们就一头撞上了,古德里安,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告别礼物。

在一条狭窄的山谷里,古德里安,埋伏了他最后能动用的,不到一百辆“豹”式坦克。这些坦克,被伪装得天衣无缝,与周围的岩石和植被,融为一体。

当英吉军的先头部队,毫无防备地,进入这个“死亡之谷”后,伏击,开始了。

德普士的坦克,在最佳的射击距离上,同时开火。精准的75毫米穿甲弹,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4坦克的生命。美军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爆炸,变成燃烧的残骸,堵塞了整个山谷的通道。

巴顿的先锋部队,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损失了超过五十辆坦克。整个进攻,完全被打乱。当巴顿,愤怒地,命令后续部队,试图从两翼包抄时,他们又陷入了德军步兵,早已布设好的雷区和反坦克陷阱中。

这场被称为“巴顿的屠宰场”的战斗,让初上战场的南南洲人,第一次,领教了德普士老兵的,战斗力和战术素养。他们用血的代价,学会了谨慎。

而在另一边,科科洛镇的战斗,也落下了帷幕。

“狮鹫”的突击,虽然失败了。但它,也成功地,吸引了北约军大量的机动兵力,为莱希纳主力的收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数天后,大约四十万残余的德普士部队,成功地集结在了班加苏高原。这是一片易守难攻的高地,四周是悬崖峭壁和茂密的森林。莱希纳,利用这里的地形,和他最后的力量,建立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死亡要塞”。

他们,将所有还能开动的坦克,部署在关键的隘口,充当固定炮台。他们,将数千门火炮,隐藏在反斜面的阵地上。他们,储备了最后的水源,并严格实行食物配给。他们,等待着盟军,发起最后的总攻。

盟军总指挥部,利奥波德维尔。

奥康纳将军,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看着那片被标记为“班加苏要塞”的红色区域。他的脸上,写满了凝重。

“将军们,我们赢得了这场战役。但是,战争,还未结束。”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响,“莱希纳,把四十万人,变成了他的人质。他要用这四十万条生命,来尽可能的,消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