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法希复兴(2 / 2)

“新兴同盟”内部,虽然表面上依然团结,但实际上,德普士、意塔、樱花国,这三个国家,已经开始貌合神离,各怀鬼胎。他们之间缺乏统一的战略协调,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

当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西白洲和 大西洋时,在遥远的黑洲大陆,法希王国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重生。

“北海大捷”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喘息期。国王路易二十和他的政府,以惊人的效率,将比亚岛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战争堡垒和工业基地。

从本土撤离的2000万精英人口,成为了这场工业化运动的核心动力。他们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带领下,利用黑洲丰富的资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圣路易的兵工厂里,生产出了性能不亚于德普士四号坦克的新式“F-42”中型坦克;南方的飞机厂,则开始量产“d.520”战斗机的改良型,其性能足以与“bF-109”一较高下。

“新法希军团”的180个师,已经完全换装了新式装备,并接受了以“闪电战”为核心思想的现代化战术训练。而那200个新组建的“黑洲师团”,也在法希军官的严格训练下,从一群散漫的殖民地土着,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劲旅。他们对法希国王的忠诚,甚至超过了许多本土士兵。

文化上,法希人也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找到了新的认同感。他们不再仅仅是“流亡者”,而是“开拓者”。他们在建设一个全新的法兰西,一个融合了西白洲的精致与黑洲的活力的,更多元、更坚韧的法兰西。

圣路易,这座新的“黑黎”,已经初具规模。宽阔的林荫大道,典雅的建筑,以及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和艺术画廊,都让人依稀能看到昔日黑黎的影子。但同时,城市中也充满了黑洲的元素,热情的音乐,奔放的色彩,以及与当地居民日益频繁的交流与融合。

当初的被迫迁徙,在不经意间,为这个古老的王国,注入了新的血液。

当北非战役打响时,全世界都惊讶地发现,这支曾经在法兰西战役中一溃千里的军队,已经变得如此强大。

由勒克莱尔将军指挥的法希第二装甲师,在利比亚的沙漠中,与德普士的非洲军团和意塔的装甲师展开了一场教科书般的机动战。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黑洲师团”的协同,多次重创了由隆美尔指挥的德普-士军队。

法希海军,则以比亚岛为基地,与英吉利地中海舰队紧密配合,切断了“新兴同盟”在北非的补给线。

法希王国的重生,像一团复仇的火焰,在“新兴同盟”柔软的南翼,熊熊燃烧起来。它不仅牵制了德普士和意塔的大量兵力,更为盟军未来的反攻,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

路易二十站在总督府的阳台上,眺望着远处繁忙的港口。他知道,收复故土的路,还很漫长。但现在,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

因为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流亡的王国,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全新的南方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