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帝国的蓝图(2 / 2)

“第一,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项目,在建的继续建,以后不会再批。”

“第二,以‘应龙’级为蓝本,立刻启动‘神龙’级超级航空母舰的设计项目。朕的要求是:排水量不低于八万吨,全通平直甲板,必须能够起降喷气式舰载机,必须配备蒸汽弹射器!”

“第三,所有‘飞龙’级攻击航母,将在未来十年内,根据新航母的服役进度,逐步退役或封存。”

“第四,成立‘帝国导弹与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由我直管,军方协同。朕给你们下达几个死任务:三年内,朕要看到帝国的卫星进入太空!五年内,朕要看到帝国自己的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和轰炸机飞上蓝天!十年内,帝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反舰导弹、以及各类战术导弹!”

“第五,未来海军舰艇的发展方向,将全面转向导弹化。巡洋舰,要发展成能够搭载大量防空和反舰导弹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除了反潜,也要成为舰队的‘导弹多面手’。”

王昊的一系列命令,如同一连串的炸雷,在大殿中回响。每一条,都精准地指向了未来几十年的军事科技发展方向。在场的众人,无不感到心神激荡,热血沸腾。这是一个何等宏伟壮丽的蓝图!

“此事,关乎帝国百年国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王昊最后总结道,“军备部,立刻根据朕的要求,联合内阁,制定出帝国未来第一个‘十年军备发展规划’,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陆军及空军的现代化装备,也要一并纳入规划!并成立新的军种导弹部队,德普士已经是除了咱们的有一个列装导弹的国家,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研究,时不我待”

会议结束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每一位走出大殿的重臣脸上。他们的表情是复杂的,既有对旧时代逝去的感慨,更有对新时代来临的无限憧憬。

帝国这艘巨轮,在皇帝王昊的亲自掌舵下,以一个决绝的姿态,转过了船头,驶向了一片全新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深蓝。

几天后,王昊返回天京。他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立刻召集了以内阁首辅林敬宗为首的全体内阁成员,以及各部尚书,在勤政殿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议。

会议的主题,不是军事,而是经济。

“诸位,”王昊开门见山,他指着财政尚书呈上来的国库报告,“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加上前段时间对外战争的胜利,军售等,我们的国库,如今有高达117亿龙元的结余。这笔钱,是个好东西,但如果只是让它躺在金库里发霉,那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失职。”

内阁首辅林敬宗抚须点头:“陛下圣明。臣等也正有此意。国帑充盈,正当用之于民,化为帝国万世之基业。”

王昊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没错,朕要的,就是把这些钱,转化为帝国的‘底蕴’。所以,朕决定,召开第一届‘帝国经济发展大会’,召集全国所有省、州、县的主要负责人来天京,共同商议帝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方向。朕,先在这里,和诸位爱卿,定下一个总的调子。”

说着,他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纲要,正是他在深思熟虑后,为帝国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份蓝图的宏大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为军队制定的那份。

一场即将改变大夏帝国国计民生,并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经济风暴,正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