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东南造船厂(2 / 2)

“弟兄们!”李卫国红着眼睛,对同样疲惫不堪的团队说,“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我们不光要达到海军的标准,我们还要超越它!我们来造一个1:1的实物分段模型,把我们所有优化的设计,全部用上去!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钢铁,来告诉海军,谁才是最懂造船的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东南造船厂的船台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在一片叮当的敲击声和刺眼的焊花中,一个长达一百二十米,包含了“海狼”级舰艏、主炮基座和部分居住舱室的巨大钢结构分段,拔地而起。它像一座小山,静静地矗立在船台上,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李卫国甚至自费邀请了帝国技术监督总局和明州大学材料力学系的专家,对这个分段模型进行了包括结构强度、水密\/气密性、抗冲击振动、焊接质量无损探伤在内的全套、严苛的测试。

最终,一份厚达三百多页,附有上千张数据图表、照片和专家签字的测试报告,连同详细的优化工艺说明、成本削减15%的可行性分析,以及一份精确到每一天、每一个工位的生产进度模拟计划表,被装在了一个最朴素的牛皮纸袋里。

李卫国没有去拜访任何官员,而是直接将这份“标书”,递交到了海军招标委员会的技术审查组。

当审查组组长,一位白发苍苍、在海军服役了四十年的老工程师,看到这份没有一句奉承话,全是冰冷数据、精密图纸和详实报告的文件时,他沉默了良久。他摘下老花镜,仔细地揉了揉眼睛,然后拿起电话,直接接通了海军总参谋长王章的办公室。

“总长,我这里收到一份来自江南造船厂的标书。我认为,您和邓总司令,有必要亲自看一看。我们……可能找到了一群真正想为帝国造好船的人。”

招标结果的公布,在帝都的商界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地震。

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北洋重工】、【广船国际】等几家底蕴深厚的老牌大厂,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多年积累的信誉,各自拿到了20-25艘驱逐舰和部分海警船的订单,保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而最大的“意外”,或者说最大的“黑马”,则是【东南造船厂】。它不仅一举斩获了20艘一千吨级海警船的建造合同,成为了本次驱逐舰招标中份额最大的赢家,还额外获得了20艘技术要求更高的“海狼”级驱逐舰订单!

消息传来,那些在帝都的豪华饭店里苦等了一个多月的老板们,面面相觑,一片哗然。他们想不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卫国,究竟是走了谁的通天门路?

而当江南造船厂“自费造样品”的故事,通过海军内部通报和一些媒体的报道流传开来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终于明白,时代真的变了。在王铭皇帝治下,投机取巧和拉关系的老一套,第一次在硬核的技术实力面前,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