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之后,是战争之神——炮兵部队。
首先通过检阅台的,是各种口径的牵引式榴弹炮。从轻便的75毫米山炮,到威力巨大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应有尽有。这些火炮由大马力的军用卡车牵引,炮口统一朝向天空,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它们毁灭性的力量。
随后,是自行火炮方队。将大口径火炮安装在坦克底盘上的设计,让西大陆的军事观察家们再次眼前一亮。这意味着大夏帝国的炮兵拥有了与装甲部队同样出色的机动性,能够随时随地为前线提供最及时的火力支援。
而当最后一个炮兵方队出现时,现场的欢呼声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那是一排排安装在卡车底盘上的多管火箭炮。密密麻麻的发射管,如同蜂巢般指向天空,充满了原始而狂野的暴力美学。帝国军人给它起了一个极具东方神话色彩的名字——“火龙”。
“‘火龙’107毫米火箭炮!”解说员的声音已经嘶哑,“它能在数秒之内,将数百枚高爆火箭弹倾泻到目标区域,形成一片火海!是帝国陆军的‘雷霆之怒’!”
西大陆的使节们面面相觑,他们无法理解这种武器。在他们的战争理论中,炮击讲究的是精准。而这种武器,追求的却是极致的覆盖与饱和攻击。这是一种简单粗暴,却又令人不寒而栗的战争哲学。
“疯子……他们是一群战争疯子……”英吉大使喃喃道。但他心里清楚,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军队要面对这种“火龙”的洗礼,那将是地狱般的场景。
地面部队的检阅接近尾声,但天空的史诗才刚刚开始。
一阵尖锐的呼啸声从天际传来,由远及近,迅速放大。人们纷纷抬头望去。
只见九架螺旋桨的战斗机,以完美的“品”字形编队,拉着绚丽的彩色烟雾,从长安大道上空呼啸而过。它们是帝国空军最新的战斗机!(从系统兑换的斯卡图战斗机)
那流畅的气动外形,再次给了西大陆使节团沉重的一击。在他们的空军还在普遍装备螺旋桨飞机的时候,大夏帝国的飞机竟然是全金属的飞机,速度还如此快!
“飞机都这么先进!”阿尔比恩武官的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我们的情报部门都是干什么吃的!”
紧接着“天剑”编队之后,是更为庞大的机群。
“雷霆”一型双发重型战斗\/攻击机(德国he-111轰炸机)、”鲲鹏“一型四发重型轰炸机(德国he-177(鹰狮式))……数十个空中编队,遮天蔽日般从天京上空飞过。螺旋桨的轰鸣奏响了帝国空军的最强音。
帝国电视台的镜头,特写了城楼上皇帝王铭的面容。他仰望着划过天际的铁鹰,眼神中充满了期许。这支强大的空军,将成为帝国守护海疆、威慑敌寇的利剑。
城楼下,百万民众的欢呼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无数面金龙赤旗迎风招展,整个天京城都沉浸在巨大的民族自豪感之中。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兴奋地指着天上的飞机,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阅兵仪式结束了,但它掀起的波澜,才刚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当晚,大夏帝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阅兵纪录片,收视率创造了历史新高。无数家庭围坐在电视机前,一遍又一遍地观看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