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搁下钢笔时,窗纸已泛起鱼肚白。
院外的打闹声早歇了,可新书包三个字还在他脑子里打转——去年冬天给队里织围脖剩的蓝印花布边角料,此刻突然在记忆里活泛起来。
他一拍炕沿,把正纳鞋底的奶奶吓了一跳:大孙子抽什么风?
奶,我想到给娃们弄书包的招了!杨靖扒拉着炕桌上的布票本子,服装厂夜班的缝纫机闲着也是闲着,边角料堆得能埋人,拿这些缝书包,不比麻袋片子强?
奶奶眯眼瞅他:那得搭布票吧?
就用他们手里的少年布票换!杨靖掰着手指头,前儿刚给拾粪多的娃发了布票奖励,眼下正愁没处花呢。
五尺布票换一个,结实耐造,还能绣上咱屯的记号——pF-K,平安屯劳动少年!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一声,是小石头娘挑着水进院。
她把水桶往檐下一蹾,水溅湿了裤脚也不在意:杨靖你刚才说啥?
换书包?
婶子咋来这么早?杨靖给她递了碗凉茶。
小石头娘灌了半碗,袖子一抹嘴:今早送小石头上学,那娃背的书包——她比画个破麻袋,前襟补了三块补丁,后片还露着棉花,跟讨饭的似的!
我瞅见二丫拿布票卷成筒装铅笔,纸筒软趴趴的,铅笔滚得满操场跑。她一拍大腿,要我说,就该拿布票换书包!
咱屯的布票又不是金贵得不能用,总攒着干啥?
杨靖乐了:婶子这主意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他把设计图往桌上一摊,蓝底白花的布样在晨光里泛着温柔的光,王念慈说内衬用国营服装厂裁剩下的布头,厚实;正面绣pF-K,再画支铅笔,让娃们摸着就想起读书;带子加两道滚边,保证扛造。
小石头娘凑过去,指尖轻轻划过绣样:这针脚密得跟蜘蛛网似的,比我给小石头做的鞋帮子还结实。
五尺布票换?
值!
我这就回去跟妇女会说,让各家把布票收收,省得娃们塞裤兜揉皱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晌午就飞遍整个屯子。
刘会计蹲在晒谷场拨拉算盘:昨儿统计少年布票存量,够换三百个书包!张大山扛着锄头路过,瓮声瓮气:我家铁蛋为了这书包,连着三天早起拾粪,今早跟我抢粪箕子,说爹你少拾两筐,我好换新书包
更出人意料的是,当天傍晚,王念慈踩着自行车从小学回来,车后座的帆布包里鼓鼓囊囊。
她把包往炕上一倒,掉出几个磨得起球的蓝布包:杨靖你看,这是李老师的,补丁摞补丁;这是张老师的,带子断了拿麻绳系;校长那个最可怜,边角都磨成毛边了。她捏着个破包的带子,他们悄悄跟我说,见娃们有劳动荣誉,心里发酸——教了一辈子书,倒没个看得见的成果
杨靖摸着下巴笑:咱这是要把老师也卷进来?
卷得好!王念慈眼睛发亮,不如设个劳育辅导员奖,老师带娃拾粪、记账、学织补,都能攒积分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