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68章 娃们抢布票,队长急得跳脚

第268章 娃们抢布票,队长急得跳脚(2 / 2)

北屯的事儿出在新规发布第三天。

三评小组的赵婶子掀开粪筐盖儿,眉头就皱成个疙瘩:“这粪不对。”她捏起一撮,“十岁娃的筐能装这么多?再说这粪质,分明是刚拉的,牛可不会大半夜起来拉粪。”她扯着嗓子喊:“柱子他爹!你家二小子的粪筐,是不是他哥替的?”

柱子他爹正蹲墙根儿抽烟,被喊得手一抖,烟卷儿掉在雪地里。

等赵婶子把俩娃叫过来一比——十二岁的哥哥手背上有牛棚的草屑,十岁的弟弟手心光溜溜的——他臊得脖子通红,连耳朵尖都红透了:“我寻思娃小,帮一把……”张大山扛着锄头过来,没发火,倒拍了拍他肩膀:“劳动是娃自己的脸面,你替他拾,就是替他丢脸。”当晚,柱子他爹就带着俩娃去南山坡,打着手电筒拾了两筐干松的羊粪,特意让赵婶子检查:“您看,这是娃自己拾的,热乎着呢!”

月末兑换日,晒场西边支起了“少年专区”。

红布横幅上写着“劳动光荣,积分说话”,竹席上摆着《新华字典》、乒乓球拍、花布头儿,最显眼的是一摞胶鞋,鞋底的“劳动”俩字被红漆描得发亮。

戴眼镜的瘦男孩攥着五尺布票,指尖在球拍上摸了又摸:“俺要代表屯里打县里比赛!”他抬头时,镜片上蒙了层白雾,“靖哥,这球拍能刻名字不?”

杨靖蹲下来帮他系鞋带,忽然听见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叮咚作响。

眼前闪过一道金光,“【教育边界确立】达成,劳动启蒙制度化,解锁‘家校协同模块’。”他摸出兜里的笔记本,上边已经记了半本:“家长承诺书要写安全责任”“课余劳动课表得和张老师商量”“药材辨识课请王奶奶来教”……

小石头娘的闺女举着新领的《新华字典》跑过来,小辫儿上的红布绳一翘一翘:“靖哥靖哥,我会背守则了!‘劳动光荣,造假可耻;上学为主,劳动为辅’!”杨靖揉了揉她的发顶,抬头看见远处的小学。

歪脖子槐树下,张老师正举着点名册维持秩序——不是晨读,是周末劳动课的集合。

孩子们背着新拾粪兜子,上边的“劳动光荣”红花儿被太阳晒得发亮。

“靖哥!”二丫举着粪筐从人堆里钻出来,“我这筐能换橡皮不?”“等等我!”小胖子挤过来,“我拾了三筐,能换两本算术本不?”杨靖刚要开口,就听见后边传来嚷嚷声:“咋这么慢啊!我都排了半个时辰了!”“就是!我这粪都快冻硬了!”

他转头望去,少年专区的队伍已经拐了个弯,像条小蛇似的往晒场边上爬。

有个扎马尾辫的小姑娘踮着脚往验收桌那儿瞅,手里的粪筐晃得直响:“阿姨,我这筐明明够两斤,咋才给半尺布票?”小石头娘赶紧过去安抚,可后边的娃跟着起哄:“快点儿啊!我们还要去采狗尾巴草编蛐蛐呢!”

杨靖笑了笑,低头在笔记本上又添了一行:“得加俩验收员,再做个‘积分进度牌’——娃们等急了。”他合上本子时,听见系统轻声提示:“【家校协同模块】已生成,是否发布《少年劳动守则(试行版)》?”

山风卷着春雪掠过晒场,把“少年专区”的红布横幅吹得猎猎作响。

远处,小学的上课铃响了,孩子们的笑声混着铃声飘向山梁。

杨靖望着那片泛着黑润的山脚下小路,忽然想起前儿个在登记簿上看见的一句话——是小石头娘闺女写的:“劳动像春天,弯腰种下,抬头就能看见花开。”

而此刻,那片春天里,正有新的嫩芽在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