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春雷过境,织网破土(2 / 2)

她手里攥着个油纸包,鼻尖还沾着灶灰:杨主任,我想去三岔河!

张大山刚端着茶进来,差点泼了自己一身,上月你还说布票换布不实在,现在倒积极了?

小石头娘的脸腾地红了。

她解开油纸包,露出本边角卷毛的《票务手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批注:那天听你说记账是给百姓点灯,我就想通了——我不识字,但我能教他们认票!

蓝边是平安的,红边是三岔河的,两色叠一块儿,跟咱屯晒的花布似的。她抬头时眼里闪着光,我娘家就在三岔河边上,我熟!

杨靖乐了:行!

你带俩识字的小媳妇,明儿坐驴车去。他又转头对老陈道,她教票,你们的记账员跟她学,三个月后得自己上手。

出发那天,小石头娘的驴车装了半车《手册》,车把式甩着鞭子喊,她却探出头对围过来的孩子们喊:小石头,你带弟弟妹妹们好好背《票歌》!

等娘回来,教你们认蓝边红边!

孩子们举着冻红的小手喊:蓝边蓝,红边红,两色合,布成功!

驴车碾着雪往三岔河去了,杨靖站在晒布场边,看张大山带着护牛队押着首批布匹出发。

护牛队的大老张裹着铁骨棉棉袄,拍着马车上的布包笑:这布票比工分还金贵,民兵检查时拿火漆印子一照,直喊没见过这么规整的票

果然,三日后张大山回来时,棉袄领子里塞着包糖块:民兵队长非给的,说这票跟县社的一个模子刻的,我们信

马德海是在第五天知道的。

他蹲在自家热炕头,听串门的二赖子说完,一脚踹翻了炕桌。

茶碗滚到地上,碎成几片:杨靖这是要搞经济割据!

我这就写信给县委!

信是寄出去了,可等来的不是批文,是同村的邮递员老周偷偷塞给他的纸条:县委李副手批了,说百姓自愿联保,未涉政事,按副业试点备案

马德海攥着纸条,指节发白。

窗外的雪停了,阳光照在院墙上,映出平安织造的布幌子——不知啥时候,连他家后墙都被娃子们用炭条写上了凭票换布。

系统的金光就在这时浮起,【跨县织网】的提示让杨靖眯起眼。

新解锁的巡回督导功能里,小石头娘的头像亮着绿灯,三岔河镇的代理点标着个小旗子。

他爬上牛场的高坡,望着通往三岔河的雪道,那里已经有零星的脚印——是去兑换布票的百姓。

他们以为我们争的是布。他对着风轻声说,其实我们争的是——谁来记这个账。

远处,三岔河镇的晒谷场上,小石头娘踩着条长凳,正把第一张蓝边布票贴在公告栏上。

她身后,十几个娃子挤在墙根儿,用炭条歪歪扭扭地写着:我家,也能换布了。

风卷着新融的雪水掠过地面,杨靖摸了摸兜里的布票样本。

蓝边在阳光下泛着光,像根细细的线,正往更远处延伸。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这线就会织成网,网里兜着的,是十里八乡的日子。

而此刻的三岔河镇供销社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裹着旧棉袄的大娘捏着拾粪积分本,光脚的娃子举着护牛天数单,都踮着脚往公告栏看——那里的蓝边布票,正被阳光照得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