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手疾眼快吹灭火柴,黑暗中传来布料摩擦声——五个人已各自抄起油布卷,动作比他教的还要利落。
分头出窖,桥洞汇合。他压低声音,摸出兜里的口琴,记着暗号。
西关桥头的油布刚铺开,夜风就掀起一角。
六套工装整整齐齐码着,肩线处的反光条在月光下忽闪,像撒了把星星。
这布会发光?个戴蓝布帽的工人凑过来,手指刚要碰,小癞子立刻蹦过去:同志,这是反光布!
骑车夜行不撞人,挑粪走夜路不踩泥——他拔高嗓门,城里人穿乡下衣,干活不累还闪亮!
几个下夜班的工人围过来,有个戴眼镜的捏着反光条看:这工艺......供销社可没卖的。
给娃买一件!个抱孩子的妇女挤进来,小柱子昨儿夜路摔了,要是有这衣裳......
孩童们追着穿工装的王铁柱跑,奶声奶气喊:发光叔叔!
发光叔叔!人越围越多,杨靖站在人堆外,手心沁出薄汗。
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跳动,积分数字像窜天猴似的往上蹦。
哪来的野种,敢抢我地盘!
沙哑的吼声像把破锣。
杨靖抬头,见个瘦老头拄着拐棍,身后跟着七八个穿黑布衫的混混。
许三爷的左眼皮跳得厉害,拐棍地戳在油布上:掀了!
混混抡着木棍冲过来,王铁柱下意识转身——肩线的反光条正好对着月光。
许三爷被刺得眯起眼,再睁眼时眼前一片金星,踉跄着后退两步:这衣裳......成精了?!
混混们愣在原地,举着棍子不敢往前。
杨靖吹起口琴,低音连吹三下。
五个人立刻卷货,小癞子边跑边把工装往怀里塞,喊得岔了气:明儿还来!
亮得更狠!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炸响时,杨靖已经跑过桥洞。
面板上跳动着:跨区销售首夜,成交87套。
反光布条引发关注,区域声望进度+15%。他靠着桥墩喘气,月光漫过对面的老墙——墙皮剥落处,隐约能看见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旁边有块空白,像张等着填色的画纸。
靖哥!小癞子从暗桩点钻出来,怀里的工装卷得歪歪扭扭,咱明儿把反光条缝袖管上?
保准闪瞎许三爷的眼!
杨靖望着那面空白的墙,突然笑了:明儿不止反光条。他摸出兜里的红布护身符,边角的线头被夜风吹得轻轻颤动,该让县城的人,瞧瞧咱平安屯的本事。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咚——敲得人心发暖。
杨靖数了数怀里的记账本,名字歪歪扭扭写了八十多个。
他抬头时,看见墙根下有个小影子一闪,像只翻墙的猫——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