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初一,灯底下议事。小满子爷突然说,工分怎么算,钱怎么分,都摊在灯底下说。
老鼓头当监证人——他敲了四十年鼓,最懂个字。
杨靖望着老人眼里的光,突然想起系统里刚解锁的【全村任务】。
他用力点头:成!
明儿我就写个规矩,贴在灯杆底下。
当晚,杨靖蹲在地窖里写本子。
煤油灯芯结了个灯花,他地吹灭,又重新点上。
纸页上歪歪扭扭写着:一、系统物品只说祖上传,不说神仙赐;二、换东西先给集体,再顾自个儿;三、灯亮的时候,谁的账都得透亮。
写罢他搓了搓冻红的手,忽然听见头顶传来一声——是奶奶起来上茅房的动静。
他赶紧把本子塞进粮缸底下,刚直起腰,就闻见灶房飘来股甜香。
烤白薯。奶奶举着块烫手的红薯,袖口还沾着炉灰,趁热吃,凉了胃难受。她坐回炕沿,被子滑下来,露出胳膊上的老年斑,你爷走那会儿,攥着我手说,做人要亮堂,别让心黑了。
那时候穷啊,可他帮人修犁铧,从来不要人家半根葱。
杨靖咬了口白薯,甜得嗓子发紧。
窗外传来的鼓声,老鼓头今晚敲得格外响。
他掀开窗纸,就见那团红光在雪夜里亮得发烫,连房檐下的冰溜子都被映得发红。
杨靖!
熟悉的声音裹着雪粒子飘进来。
王念慈披着红围巾站在院门口,发梢沾着雪,像落了片枫叶:夜校文艺会的节目单写好了,你看看——她走近时,围巾上的雪花落在杨靖鼻尖,对了,老鼓头说要加个击鼓唱灯谣,孩子们编的那首,你听没听过?
杨靖还没答话,系统提示突然在眼前蹦出来:【叮!镇屯仙灯民俗化进度100%,解锁信仰红利:每夜红光持续期间,获得5积分(民心凝聚奖励)。】
他望着王念慈冻红的脸,又望向远处的红光。
那光里晃动着奶奶喝药时的笑,晃动着刘小柱穿上新棉袄时的蹦跳,晃动着二柱子举着肥皂喊这是灯油浸的!的模样。
我不是神仙。他轻声说,哈出的白气在夜空里散成雾,我只是...不想让你们再黑着过日子。
雪越下越大,老鼓头的鼓声却更响了。
杨靖望着红光里的屯子,忽然想起明早要扫雪——或许可以让老鼓头把灯多亮半刻?
让那光再照照东头李婶子家的破篱笆,照照西头牛棚的漏瓦。
他搓了搓手,跟着王念慈往夜校走。
背后传来奶奶的咳嗽声,却比往日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