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针线正坐在缝补组堂屋,盯着膝头没缝完的衣襟发呆。
门一声被撞开,铁蛋娘怀里抱着团蓝布,布角还沾着灶灰:婶子您看!
我昨儿夜里把布藏炕洞了,怕那啥吸阳气......她把布往老针线怀里一塞,手直哆嗦,报纸都说了,这是新气象!
我、我再去把藏西屋的半匹布翻出来!
老针线摸着布上的麦穗纹,眼角的皱纹里浸着水:好,好,咱接着缝。阳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她发顶的银丝上,亮得像撒了把碎金。
马主任的红褂子是在供销社柜台后撕的。
她捏着报纸的手直抖,报纸边角在柜台上划出沙沙的响。他们竟敢抢我的风头!她嘶喊着,扯下身上洗得发白的红褂子,一声从领口撕到腰际,碎布片扑簌簌掉在玻璃柜台上,惊得柜里的雪花膏罐子都晃了晃。
赵半仙的土坯房里飘着艾草味。
马主任踹开门时,他正蹲在灶前烧纸,纸灰沾了一嘴胡子。吸阳气的鬼话,糊弄得了人,糊弄不了报纸!马主任把碎褂子摔在他脚边,我让你说蓝布克子息,你倒好,现在全屯都当宝贝疙瘩供着!
赵半仙缩着脖子往后挪,后背抵在土墙上:我......我也是听您说的......
放屁!马主任抄起桌上的搪瓷缸子,缸底沉着的半块高粱饴滚进砖缝,我明儿就去公社告状!
这工装必须停!她转身往外走,门框撞得土坯簌簌掉,赵半仙你记着,要是公社查下来,你也脱不了干系!
当晚,老针线家的油灯捻得贼亮。
杨靖盯着系统面板,瞳孔突然一缩——淡蓝色的提示框里,【民风尚新】进度条地拉满,紧接着跳出一行字:30人以上持续使用,触发【民俗合规证明】!
一张泛黄的纸页地落在桌上,红章盖得方方正正,松江县革命委员会几个字在油灯光里泛着朱砂的亮。
王念慈凑近看,念出声:平安屯工装为本地民俗创新,准予推广......她抬头看杨靖,眼睛亮得像星子,这是系统给的?
杨靖摸着批文边缘,嘴角往上翘:之前总担心政策卡着,现在有了这个......他把批文叠成小方块,塞进怀里,马主任要去公社告状?
正好,咱有备无患。
油灯芯炸了个花。
王念慈忽然轻笑:你呀,早就算着这一步了?
系统提示说要权威背书,报纸是明的,这批文是暗的。杨靖搓了搓手,不过还差最后一步——得让公社的人也认这个批文。他望向窗外的月光,小文爹不是在公社当打字员么......
后半夜的风卷着松针掠过房顶,老针线家的窗纸上,两个影子凑在一起,头挨着头看那张批文,影子晃啊晃的,像两株在风里摇晃的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