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杆子抽着旱烟走在前头,火星子一明一灭,像远处人家的灯。
杨靖摸着系统面板,“扩音喇叭”的图标在积分商城里闪着光——要200积分,够换半袋白面了。
可他盯着图标看了半晌,还是咬咬牙点了兑换。
“得让全屯人知道,咱们走的路是亮堂的。”他对着夜色嘟囔,“疤脸六暗戳戳使坏,咱们就把商路摊开了说——他要敢再闹,就是跟全屯人过不去。”
三日后的晒谷场,像煮饺子的大锅。
张大山站在搭起来的木台上,举着件新棉袄晃了晃。
那袄子是藏青色的,领口滚着灰边,在太阳底下泛着暖光。
“这布,是杨靖带人拿命换回来的!”他嗓子喊得哑哑的,“这棉,是咱们自己弹的!从今往后,平安屯不靠天,不靠施舍,靠自己!”
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
二丫举着小棉袄蹦跶,李婶子抹着眼泪拍大腿:“我家娃子终于能穿新袄过冬了!”王念慈挤到杨靖身边,往他怀里塞了个布包。
他低头一瞧,是件小号的蓝布袄,袖口绣着朵山茶花,针脚细得跟头发丝似的。
“你总说跑山路漏风。”王念慈的耳尖红得像蘸了胭脂,“我多絮了层兔毛,肩膀头加了块补丁……”
杨靖摸着那朵山茶花,指腹触到针脚的凸起,突然想起前晚在废窑里的焦布角。
他把棉袄往怀里拢了拢,温度透过布料渗进来,像揣了块热乎的烤红薯。
当晚,杨靖蹲在地窖里捣鼓新换的扩音喇叭。
这玩意儿比手电筒大一圈,外壳是锃亮的铁皮,他按了按按钮,“刺啦”一声响,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走了。
旁边还摊着本《副业队运营章程》,是王念慈帮他写的,墨迹还没干透,带着股墨香。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商路印记】即将到期,是否标记永久路线?(需消耗500积分)”杨靖盯着面板上的积分数字——刚攒的1000积分,换了喇叭剩800,再扣500,就剩300了。
可他想起晒谷场里飘着的棉絮,想起王念慈绣的山茶花,手指一按:“确认。”
“啪嗒”一声,窗外传来轻响。
杨靖抬头,见一片烧焦的布角挂在院角的枣树上,被夜风吹得晃来晃去,像面破旗子。
他走过去摘下,布角上还留着点靛蓝,跟王念慈缝的棉袄一个颜色。
“路烧不毁,人压不垮。”他对着布角轻声说,“这回,我要让整条山道,都亮起来。”
枣树上的布角晃了晃,落下来搭在他手背上。
远处传来雄鸡打鸣的声音,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