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16章 知青来了个“唱歌仙女儿”,我送她半块肥皂?

第16章 知青来了个“唱歌仙女儿”,我送她半块肥皂?(2 / 2)

杨靖敲了敲窗棂:“同志,热水。”他把瓦罐和布包塞进去,“蜡烛别省着点,费眼。”

“你谁啊?”小花扒着窗沿往外看,只看见个黑黢黢的后脑勺。

“修犁的杨靖。”他倒退两步,踩在个土坷垃上差点摔了,“明儿教你们唱《打猪草》,保准比县城响!”

屋里静了片刻,传来王念慈的轻笑:“他倒像个小先生。”

第二日晌午,晒谷场的大槐树下又热闹起来。

王念慈把风琴支在石磨上,琴键擦得锃亮。

她刚弹了个音,周卫国就抱着账本过来:“念慈同志,队长让统计农具损耗,别搞这些小资情调。”

“就唱两句……”王念慈指尖悬在琴键上,“孩子们爱听。”

“爱听?”周卫国推推眼镜,“上回唱《南泥湾》,李老蔫说像鸭子叫。”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县革委会强调过,文艺要为生产服务。”

村民们原本围了半圈,听他说完三三两两散了。

李老蔫扛着锄头往家走,嘴里嘟囔:“还是听张大山讲瞎话有意思。”

杨靖蹲在草垛后,看着王念慈攥着围巾角的手发颤。

他摸了摸兜里的口琴——今早用20积分换的,铜壳子凉丝丝的。

“小石头!”他冲蹲在田埂上玩泥巴的娃喊,“带二丫、狗剩来,教你们个会唱歌的铁虫!”

五个小泥猴儿呼啦啦围过来。

杨靖把口琴塞进小石头手里:“吹,像吹蒲公英似的。”

“吱——”走调的《东方红》飘起来。

王念慈抬头,就见杨靖蹲在石头上,手把手教狗剩按琴孔:“对,这孔是‘哆’,那孔是‘来’。”孩子们咯咯笑,口水把口琴吹得锃亮。

她指尖落在琴键上,轻轻和着调子。

杨靖抬头冲她挤眼,嘴型动了动:“唱啊!”

王念慈的声音轻得像片云,渐渐裹住了跑调的口琴声。

小石头突然蹦起来:“婶子!这比我娘哄我睡觉的调儿好听!”

李老蔫扛着锄头折回来,蹲在边上听;张大山叼着烟卷儿,把油饼分给娃们;连赵德柱都扒着墙根儿,耳朵竖得老高。

“给。”傍晚收琴时,杨靖把口琴塞进王念慈手里,“叫‘会唱歌的铁虫’,比我那手电筒还灵。”

“这太贵重了……”

“不贵,”他挠挠头,“就值俩鸡蛋。你拿去教孩子们,算我入股——年底分首新歌成不?”

王念慈低头看口琴,夕阳把她的睫毛照成金的:“成。”她笑起来,嘴角有个小梨涡,“就唱《洪湖水》,我教你,你教孩子们。”

杨靖转身要走,系统提示在眼前一闪:【文化传播任务启动:组织10人合唱,奖励‘口才+10’技能碎片】。

他望着王念慈抱着风琴往土坯房走的背影,风掀起她的蓝布衫角,像片要飞起来的云。

当晚,土坯房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烛光。

杨靖蹲在院门口啃玉米饼,听见里面传来叮叮咚咚的琴键响,混着小花的咋呼:“念慈你慢点!我舌头都捋不直了!”

他把最后口玉米饼塞进嘴里,抹了抹嘴。

明天该去后山砍两根竹竿,给晒谷场搭个琴架子——省得风琴总沾土。

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歌声,是《洪湖水浪打浪》。

杨靖靠着门框笑,心想:这屯子的夜,该有点不一样的声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