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时空狙击终极守护 > 第29章 红汤化坚冰,笑语定乾坤

第29章 红汤化坚冰,笑语定乾坤(1 / 2)

夜幕降临,山城的灯火在雾气中晕开,勾勒出层层叠叠的魔幻轮廓。一家藏在巷子深处的老火锅店人声鼎沸,辛辣的牛油香气混合着花椒的麻,弥漫在暖意融融的空气里。红油在九宫格铜锅里翻滚,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映着围坐三人的脸。

江凛(李振)、陈思远和赵工(赵卫国)占据了靠里的一张方桌。陈思远显得有些拘谨,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时不时瞟向对面沉默不语的赵工。赵工则板着脸,自顾自地调着油碟,蒜末、香油、香菜,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调试精密仪器。

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与周围热火朝天的划拳、笑谈声格格不入。

“来,赵工,思远,先走一个。”江凛笑着端起面前土陶杯里的老荫茶,仿佛举着的是美酒,“感谢二位赏光。山城的火锅,讲究的就是个热闹、痛快。”

陈思远连忙端起杯子,赵工迟疑了一下,也端了起来,三人轻轻一碰。

茶水下肚,江凛不急着切入正题,而是熟练地用长筷夹起一片毛肚,在翻滚的红汤里“七上八下”:“这毛肚,火候是关键。老了嚼不动,生了不卫生,恰到好处才爽脆。”他将烫好的毛肚放进赵工碗里,“赵工,您是老师傅,最懂火候。”

赵工愣了一下,看着碗里卷曲的毛肚,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毫米。“嗯……谢谢。”他夹起,蘸了油碟,送入口中,慢慢咀嚼。

“思远,”江凛又转向陈思远,夹起一筷子鸭肠,“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就像这鸭肠,烫一下就卷,速度快。但有时候,也得学学赵工的火候,有些事,急不得。”

陈思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几筷子菜下肚,伴随着冰镇的山城啤酒(江凛特意点的),气氛终于活络了一些。江凛开始将话题引向技术,但他巧妙地避开了敏感的“数控”与“仿制”之争。

“赵工,我前阵子看了些资料,国外有些工厂,在传统机床上加装简单的光电传感器,用来做工件计数和粗定位,效果不错,成本也不高。您觉得这思路,在咱们现有的条件下,有搞头吗?”

赵工来了兴趣,放下筷子:“光电传感器?这个我琢磨过!就是稳定性不好解决,车间油污大,灰尘多……”

“是啊,”江凛附和道,“所以关键不在传感器多先进,而在防尘防油结构和简易故障报警的设计。这方面,赵工您的经验可是宝库。”

这番话既肯定了赵工擅长的领域,又将“技术改进”的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了进去。赵工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开始说起他当年如何土法上马,解决设备难题的往事,脸上甚至带上了些许自豪的光彩。

陈思远听得入神,他第一次发现,这位一直打压自己的老前辈,肚子里竟然有这么多真材实料和实践智慧。

江凛见火候差不多了,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赵工,思远,说实话,我回来这段时间,感触很深。咱们国家,缺技术,更缺能把技术用好、坚持下去的人。思远有想法,敢闯,这是咱们未来的希望;赵工您有经验,稳重,是咱们现在的基石。你们二位,本该是相辅相成的搭档啊。”

他看向陈思远:“思远,你想想,如果没有赵工他们这些年打下的基础,维护好这些设备,你就算有再好的图纸,去哪里试验?你的项目,是不是也需要借鉴很多传统机械结构的经验?”

陈思远若有所思,认真地点了点头。

江凛又看向赵工:“赵工,您也看到了,思远不是胡闹,他是真钻进去了。他的那个数控思路,虽然现在看起来难,但一旦突破,可能就是咱们整个行业升级的钥匙。他现在缺的不是批评,是引导,是一个能让他的想法接受正规检验的机会。”

赵工沉默着,夹起一块煮得软糯的脑花,蘸了蘸干碟,良久,才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支持新技术……我是怕啊!怕他年轻,把握不住方向,把有限的资源浪费了,最后摔得狠,也寒了心。所里……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