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京城实验室(2 / 2)

她走到一张实验台前,拿起一个琉璃烧杯,让它在手中微微转动,折射出璀璨的光斑:“这些器皿,不是摆设。它们是我们延伸出去的眼睛和手,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观察、测量、混合。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被反复验证的事实。我要的,不是盲从,而是思考,是质疑,是动手去尝试。”

她的话语,对这些习惯了师徒相授、遵循古籍经典的年轻医官来说,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底下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但云舒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震惊的时间,直接抛出了目标。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研制出口服的‘疫苗’。”她清晰地说道,“一种能让孩童心甘情愿服下,并能预防诸如天花、麻疹等恶疾的药剂。”

瞬间,实验室里一片哗然!预防天花?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几个年轻医官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若非顾忌云舒的身份,几乎要脱口反驳。

云舒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并不意外,也不生气。她只是提高了声音,压下了骚动:“我知道这很难,听起来甚至有些荒谬。但陛下信我,给我等这个机会。现在,我需要你们也相信我,并拿出你们的才智和汗水。”

她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有力,仿佛能看进每个人的心里:“过程会很枯燥,会失败无数次。但若成功……”她顿了顿,声音里注入了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憧憬,“我们将拯救无数孩子的性命,改变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让父母不再承受丧子之痛,让孩童能够无忧无虑地长大。这,难道不是我等学医之人,最高的追求吗?”

她没有空谈忠君爱国,而是直指医者父母心的内核。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这些年轻医官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们看着云舒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最初的质疑和不安,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使命感与热血所取代。

接下来的日子,澄心院彻底运转起来。云舒将人员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整理归类海量的药材,建立详细的档案;一组开始学习使用那些精巧的器皿,进行基础的溶液配制、浓度测量练习;还有一组,则跟随她,开始着手复制和优化在北境成功过的肠瘟疫苗,作为技术验证和团队磨合。

她亲自示范如何用酒精灯灼烧接种环,如何进行无菌操作,如何精确使用铜秤称量,如何记录每一个步骤和现象。她不耐其烦地解答年轻医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问题多么幼稚,她都认真对待,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整个实验室的氛围,在严谨规范之余,竟也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与探索的乐趣。

墨临渊偶尔会来。他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实验室门口,并不进去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云舒在其中忙碌的身影。看她时而蹙眉凝视着器皿中的反应,时而快速地在纸上记录数据,时而与身边的医官低声讨论,时而因为一个微小的成功而露出浅浅的笑意。那时的她,整个人仿佛在发光,那是一种沉浸在热爱事业中才会有的专注与神采,比任何珠宝都要璀璨。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云舒。在北境,她是为了生存和责任而施展能力;在这里,她是为了理想和创造而燃烧自己。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与骄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为她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净土的决定。

这一日,傍晚时分,夕阳的金辉透过巨大的琉璃窗,洒满整个实验室,为那些琉璃器皿镀上了一层瑰丽的光晕。其他医官和药童都已陆续离开,准备用晚膳。云舒却仍留在最后,进行着每日例行的收尾工作——清洗器皿,整理台面,检查记录。

她将使用过的烧杯、量筒一一用清水刷洗,再用蒸馏过的烈酒冲洗,最后用细软的棉布擦拭干净,归回原位。动作轻柔而仔细,仿佛在对待有生命的珍宝。指尖拂过光滑冰凉的琉璃壁,感受着那严谨而有序的触感,心中充满了踏实与满足。

终于,一切收拾停当。实验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她一个人。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光洁的青砖地面上。

她缓步走到中央最大的实验台前,手掌轻轻抚摸着那坚硬而温润的木制台面,目光逐一扫过架上那些在夕阳下闪烁着梦幻般光彩的琉璃器皿,嗅着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药材清香与淡淡的酒精味道。

一种难以言喻的澎湃激情与巨大的成就感在她胸中涌动。这里,不再是她一个人凭借记忆和系统在黑暗中孤独摸索的角落。这里有了初步的团队,有了这个时代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有了来自最高权力的背书,更有了清晰而宏大的目标。

她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如同窗外夕晖般璀璨,却又更加坚定、更加炽热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开创历史的必胜信念。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而明亮的实验室里轻轻回荡,带着一种开创纪元的重量:

“这里,将诞生改变时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