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一句话,便直接让他的形象,在百官心中瞬间高大了起来。
李世民闻言,也是眉头不由得一挑,说道:“恪儿,你是认真的?”
李恪直接一拜,坚定的说道:“望父皇准许!”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恪一眼,旋即才说道:“此乃利于江山社稷之大功,便是你不说,朕也会论功行赏,凡是有功之人,自都不会错过!不过你能主动提出,这便彰显了你的品德,朕心甚慰!”
李恪听到李世民的话,眼底深处精光陡然一闪。
从李世民这句话,他便知道,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已经改变了。
其实他之所以分出功劳,是真的不居功吗?当然不是!
这样做,一方面是他知道这份功劳足够大,每个人喝碗汤,都是巨大的功劳了,而且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自然要想办法让自己的人位置再度提高。
而另一方面,便是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可怕!
自己的功劳太多了,累计起来也太大了,这样他很担心会引起李世民那根敏感的神经的,而他目前的势力,还没有做到能够足以和李世民这个庞然大物抗衡的程度。
所以他必须要压下自己的功劳,既能让自己处于安全的位置,又能留给百官一个好的印象,何乐不为呢。
只是他没想到,李世民却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功劳。
他不相信李世民会不清楚自己的意思,但李世民还是这样做了,其中的意味,便着实值得李恪深思了。
李世民似乎没有意在这上面深究,直接开口说道:“武士彟。”
“臣在!”武士彟连忙站了出来。
李世民说道:“户部既有土豆和红薯的供应,百姓危机便可解决了,户部即刻与蜀王联手,准备赈灾之事,务必让百姓们迅速吃饱饭。”
“臣遵旨!”武士彟连忙说道。
“另外,既有土豆和红薯这两种新作物,而这两种作物又只有恪儿知道如何耕种,恪儿你便协助户部,教给他们种植的方法吧。”李世民又看向李恪说道。
李恪眼中光芒一闪,忽然说道:“回父皇,其实此事儿臣早就想到了,而且为了这件事,而且也做了准备。”
“哦?什么准备?”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李恪说道:“儿臣当时培育土豆与红薯时,曾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职能部门,名叫培粮所,这些土豆与红薯之所以能如此丰收,就是因为培粮所所有人员的功劳。”
“经过一年的实验和分析,他们已经充分的掌控了土豆和红薯的习性,并且知道这些作物要如何培植才能有最大的收获,现在培粮所已有人数一千余人。”
“若是户部愿意的话,儿臣可以让培粮所的专业人员去下到各地去,亲手教百姓们如何耕种,如何培植,如何收获等事,毕竟大唐幅员辽阔,各地的土质情况都不一样,若是没有专业的人员去细心培植,恐怕产量难以升上去。”
“所以还望父皇能够答应此事,让儿臣为百姓们,再多做一些事!”
李世民听到李恪的话,眉头微微一动,他看向武士彟,说道:“武士彟,你认为如何?”
武士彟闻言,想都没想,便说道:“若是能有人专门来帮助百姓们耕种,那就是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产量至少可以提高三四成啊!”
其他户部官员也都不断点头,认可了武士彟的话。
只是有些大臣,此时眉头却忍不住的一皱。
他们不是户部的人,所以不会仅仅为了百姓着想,他们想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若是真的让蜀王的人下到各地去亲手帮助百姓的话。
那么百姓们会不会感恩蜀王之功?
那么蜀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又会变得什么样?
这些事,当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便会吓一跳啊!
若是此事真的被蜀王做成了,恐怕不说别的,就说蜀王的情报网,可能就会真正覆盖整个大唐,甚至每一户百姓了。
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啊!
而李恪……打的其实也正是这个主意。
自己为大唐立了那么大的功,付出了那么多,怎么能不收回点利息呢,而这……就是他自己主动收的利息啊!
只是现在就不知道李世民是否允许了,毕竟这次的事,真的有些大。
李恪看向李世民,百官们都看向李世民,他们想知道李世民最终的决定,到底是什么。
便见李世民面色仍旧如常,从始至终,他的神色都没有一点变化,就仿佛不知道李恪那些话语中深层次的意思一般。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便终是开口说道:“准!就按恪儿所言,命培粮所人员与户部一同协助百姓,种植全新的作物吧!”
刷!
听到李世民的话,百官们眼中瞳孔都不由得一动。
而李恪,也是眼中精光一闪。
他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意了……
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