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再一次发挥了华夏人民为人谦虚的优良传统,对于自己所立下的功,他真的都没脸说。
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啊!
他在那里长吁短叹,真的感觉这简直都不叫一件事。
“只是让一千多万百姓能够安然坚持到明年秋收而已,这事真的太小了,真的没脸说啊!”
李恪还在那里谦虚呢。
而众大臣们,则是全都僵在了那里。
本来他的心是兴奋的,是激动的,是开怀的,是对未来无比充满希望的。
所以他们都应该是面露笑容啊!
可在听到李恪的这些谦逊的话后,他们便怎么也笑不起来了。
他们只想问一下陛下,我们胖揍一顿蜀王殿下,能不能饶我们不死,要是陛下你允许,我们就先揍完再说。
武士彟脸色尴尬的,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房玄龄眉毛直跳,他感觉自己真的不能收李恪为学生啊,要不然李恪天天跟自己这个恩师如此谦虚,自己会被打击的疯的。
至于李泰,脸都僵住了。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感觉了,有愤怒,有憋屈,有委屈,有难受,有好想揍人的冲动,特么的就唯独没有立下大功的喜悦了。
当真是没法喜悦啊!
他一想到自己刚刚因为可以帮助三百万百姓活过这个冬天的大功,就在李恪面前嘚瑟的样子,心里便宛如滴血一样难受。
他现在是真的明白了李承乾刚刚的感受了。
自己能救活三百万百姓度过这个冬天算什么啊?
人家可以救活上千万的百姓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家可以让这些百姓一直坚持到明年秋收啊,甚至都不用精打细算,随便吃,吃饱了还能继续吃,撑不死就行!
这么一比较,自己那功劳算个屁啊!
特别是再听李恪这般“谦虚”的话,他感觉自己的功劳真的是卑微到了尘埃里。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自己功劳再小的了。
这让他的心,当真是痛如刀割,如千刀万剐啊。
原本以为自己那是天大的功劳,可以俯视众生,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就是那井底之蛙,是被俯视……不,是被踩在地上摩嚓的那个。
李泰不说话了,他低下了头,与刚刚的李承乾一样,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咳咳咳!”
而李世民,也被李恪这阴阳怪气的谦虚给弄得直接咳嗽了起来。
他发誓,要不是因为李恪是自己儿子,他绝对会让李恪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你那功劳还小?还微不足道?
你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啊?
孩子,你要给其他人留活路啊!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终于开口打破了这无比诡异的气氛,说道:“恪儿便不要谦虚了,无论是奉上土豆、红薯这两种作物之功,还是能奉上粮食救助上千万百姓之功,都是不世之功!”
他眼中精光一闪,朗声说道:“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一锤定音!
李世民终于做出了最终的点评。
而这个点评,让所有人都是内心一震,让百官心中震动,让李泰和李承乾等皇子心中苦涩。
但……却没有任何人认为李世民说的不对。
毕竟让大唐从此再无饥荒,让百姓们能够不必再为粮食发愁,这就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之功啊!
“父皇。”
李恪听到李世民的话,说道:“其实培育红薯与土豆,除了儿臣之外,还有蜀王府的许多人也都参与了其中,若是没有他们,便不会有这丰收的粮食的,更不会有能救下千万百姓之大功的,所以儿臣不敢居功,只希望父皇能够论功行赏,将恪儿的功劳赏赐给真正付出的人,那便是对恪儿最大的赏赐了。”
李世民等人听到李恪的话,心中都是一动。
不居功!
这三个字,瞬间出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让他们对李恪,竟是瞬间钦佩了起来。
连李世民都说了,这是不世之功,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功啊,若是能够奖赏一人,那绝对是滔天大赏!
但李恪却是主动要将这份功劳给分出去,若没有高尚的品德,是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就算是房玄龄,他都不认为自己在这滔天的诱惑下,还能够坚守本心,保持这般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