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死?你质疑阵亡的将士们,你质疑我大唐的百姓的勇气,自该万死!”
李世民冷哼道:“不过今日毕竟是大喜之日,雍州大捷,不仅八十万百姓得以保全,雍州粮食更能够保全,这个冬天也会有三百多万百姓可以因此而活下来了。”
“这是真正的喜事,朕不想在今日做什么见血之事,你……”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旋即说道:“暂时留任礼部尚书一职,罚俸三年!而后由御史台督查你接下来一年的公务,若是你能痛改前非,朕便让你留任,否则……”
李世民一甩衣袖,说道:“你便步高士廉的后尘吧!”
轰!
李世民的话,听在陶明杰的心脏,便仿佛是重锤一般,直接重重的敲击着他的内心,让他心都颤了。
步高士廉的后尘,什么意思?
不就是说自己再有一点让陛下不满意的,也要被罢官了吗?
一想到这些,他浑身都冰冷。
可事已至此,满朝文武都对自己不怀好意,他也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再做任何事了,他面露悲苦,拜道:“臣……遵旨。”
声音颤斗,语气悲哀,可却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可怜他。
房玄龄神色不变。
杜楚客zui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而李世民,则是看都没有再去看陶明杰一眼,而是看向了眼睛都红肿了的将士,语气无比的柔和,说道:“朕已经将他给处理了,你感觉满意吗?”
将士听到李世民的话,心神都震动了起来,他何曾感受过被当今皇上如此温和的对待啊,这让他顿时诚惶诚恐起来。
他连忙说道:“满意,满意。”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目光扫过众大臣,说道:“雍州大捷,乃是全大唐之幸事,理应普天同庆,传令下去,今日——”
“报——”
就在这时,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到又一声急报在殿外响起。
“启禀陛下,兵部急报,由侯君集大人连夜发出!”
李世民听到外面响起的声音,眉头不由得一蹙。
“侯君集的急报?”
侯君集是辅佐他问鼎天下的大功臣之一,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所以对于侯君集,他还是很重视的。
所以一听侍卫的话,他便说道:“呈进来吧!”
很快,就有一个侍卫走了进来,向李世民一拜,说道:“陛下,侯君集大人连夜加急!”
“念!”李世民说道。
侍卫连忙打开加急,然后便说道:“陛下隆安,臣侯君集奉命督查四方军务,一路勤勤恳恳,只恐有辱圣恩……三日前,微臣突然得知有戍边大军私自率军远离边境,一路向大唐内地长驱直入,臣得知后立即率军前往,想要查明真相。”
“……谁知那军队统领丝毫不顾大唐军法,不顾兵部威严,对臣毫不理睬,甚至强闯路障,更是有杀微臣之心,若非微臣本领不弱,可能今日已无法向陛下禀报……”
听到这里,李世民眉头彻底皱了起来。
李靖也是脸色有些不善。
戍边大军,不好好在边境戍守,反而私自前往内地,这是大罪啊!
而且在被兵部侍郎侯君集发现后,还不停止,更是打伤兵部侍郎,这更是对兵部与军法的挑衅啊。
所以他们两人,都脸色难看了起来。
“是哪处的戍边大军犯下如此恶行,那统兵之人又为谁?”
李世民等不及侯君集的长篇大论了,直接问道。
侍卫闻言,连忙向下看去,然后便见他直接说道:“启禀陛下,此军队为剑南道戍边大军,统帅……为蜀王殿下直令剑南道统帅薛仁贵!!”
“薛仁贵?”李世民皱眉说道:“这名字,有些熟悉啊。”
“陛下!”
这时,就见浑身染血的将士止不住说道:“千里驰援我们雍州,打败突厥大军的人,就是……薛仁贵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