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日子像浸在蜜里,连清晨的风都带着甜意。
每天天刚亮,陈忘总会先起身,在厨房煮上两碗甜豆浆——江守鱼的碗里会多放半勺糖,他自己的则是原味,再把江母蒸好的红糖馒头热透,摆上桌时,江守鱼刚好梳洗完,陈希也揉着眼睛从房间跑出来,小嘴里念叨着“今天要去荷花池喂小鱼”。
吃过早饭,若是晴天,三人常会一起去巷口的石桥边散步。
陈希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手里攥着面包屑,时不时停下来给大黄狗喂一口;陈忘和江守鱼并肩走在后面,他会悄悄牵住她的手,指尖蹭过她掌心的薄茧,聊起当年初中时的趣事——比如他偷偷看总裁书被抓包,她把橡皮掰成两半给他,聊着聊着,两人都会忍不住笑出声,阳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暖得发烫。
若是雨天,他们就待在屋里。
江守鱼坐在窗边做针线活,给陈希缝新的小裙子,陈忘则在一旁陪希希写作业,遇到希希不会的数学题,他会耐心地用小石子在桌上摆算式,直到希希恍然大悟地喊“我会了”。
江母坐在廊下剥花生,偶尔抬头看一眼屋里的三人,嘴角藏不住笑意,雨声淅淅沥沥的,成了最温柔的背景音。
到了傍晚,陈忘会去后院帮江守鱼喂兔子,看着兔子们争抢菜叶,江守鱼会靠在他身边,说“当年希希第一次见兔子,吓得躲在我身后,现在倒敢抱着兔子跑了”
陈忘则会把剥好的橘子糖递给她,像当年她塞给他那样,轻声说“以后咱们再养只猫,陪希希一起玩”。
周末时,他们还会约上林薇,一起去镇上的集市。
陈希拉着林薇的手,在小吃摊前挪不动步,要一串糖葫芦,再要个糖画;陈忘和江守则在旁边挑布料,他会认真地帮她选适合做旗袍的料子,说
“你穿米白色好看”
林薇看着他们的样子,笑着打趣“以前没发现你这么会疼人”
陈忘只会挠挠头,把刚买的桂花糕递过去,让她也尝尝。
日子一天天过,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满是细碎的甜。
陈希的小裙子换了一件又一件,江守鱼的针线筐里多了给陈忘缝的新长衫,陈忘的书桌上摆着一家三口的合照——照片里,陈希举着气球,江守鱼靠在他身边,三人都笑得眉眼弯弯。
周末的清晨,江守鱼早早起了床,轻手轻脚地溜进厨房,把前一天从集市买的新鲜青菜、嫩豆腐和刚宰的土鸡都摆出来。
她系上江母常用的蓝布围裙,动作熟练地淘洗大米——小时候看母亲做饭,她总在旁边打下手,后来忙着照看希希,倒许久没好好给母亲做过一顿饭了。
土鸡炖在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飘出的香气很快漫了整个厨房。江守鱼又切了豆腐,和青菜一起炒,还特意少放了盐——她记得母亲牙口不好,口味要清淡些。
正忙着,江母端着洗衣盆从外面进来,闻到香味愣了愣,凑到厨房门口一看,眼眶瞬间软了:“守鱼,你怎么想起做饭了?”
“娘,以前总忙着照看希希,没好好给您做过饭,今天想让您尝尝我的手艺。”江守鱼笑着回头,额角沾了点面粉,江母赶紧走过去,用手背帮她擦掉,指尖触到女儿的脸颊,满是心疼:“这些年委屈你了,既要顾着希希,还要惦记着家里。”
“不委屈。”江守鱼把炒好的青菜盛进盘子,“现在陈忘回来了,家里热闹了,我也能好好陪您了。您尝尝这豆腐,我特意炖得软了些。”
她夹起一块豆腐递到江母嘴边,江母咬了一口,眼睛慢慢红了——还是当年女儿做的味道,软嫩入味,带着家的暖意。
这时陈忘带着陈希走进来,希希凑到砂锅边闻了闻,踮着脚喊:“小鱼姐姐,好香呀!我也要吃!”
陈忘笑着帮江守鱼端菜,对江母说:“娘,以后守鱼想做饭,我就帮她打下手,您啊,就等着享清福。”
四人围坐在餐桌旁,砂锅里的鸡汤还冒着热气,青菜翠绿,豆腐软嫩。
江母喝着汤,看着眼前说说笑笑的三人,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许久没吃过女儿做的饭,如今不仅吃到了,还多了个贴心的女婿和活泼的希希,这样的日子,比什么都踏实温暖。
江守鱼看着母亲满足的样子,悄悄握了握陈忘的手——往后的日子,她不仅要和陈忘一起照顾希希,更要好好孝敬母亲,把这些年错过的陪伴,都一点点补回来。
两年时光像檐下的雨滴,悄无声息地落进日子里,却把江家的小院浸得愈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