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预判先机(1 / 2)

祁天佑把钢笔从笔记本上抬起,墨迹在纸上留下一个圆点。

窗外雨停了,天边透出灰白。

他合上本子,站起来整理西装袖口,那枚刻着“格物致知”的袖扣闪了一下。

手机震动。孙连城来电。

“祁书记,晨会材料准备好了,数据有点难看。”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犹豫。

“发我邮箱。”祁天佑说,“十分钟后会议室见。”

他打开电脑,邮件已到。附件是《京州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翻到第三页,Gdp增速同比下降1.8%,工业用电量下降9.2%,失业率上升至5.7%。

备注栏写着:环保整改导致多家高耗能企业停产,新项目尚未落地。

祁天佑没说话,只回了一个“好”字。

十分钟后的会议室,气氛凝重。

投影屏上的曲线一路向下。孙连城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支笔,指节发白。

“讲真。”祁天佑开口,“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发展慢,而是方向错了。”

所有人都抬头。

“我们盯着关停了多少厂,罚了多少人,却没人问——新动能在哪?”

没人接话。

祁天佑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新能源、智能制造、绿色建材。

“这不是我要搞的新花样。”他说,“这是中央文件里写明白的路。”

他翻开随身带的文件夹,抽出一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扔在桌上。

“这份文件,三月五号签发。你们知道发改委什么时候收到的吗?

三月六号早八点。而我在三月五号晚上十一点就看完了全文。”

有人低头翻资料。

祁天佑继续说:“双碳目标不是口号,是倒计时。数字经济不是概念,是战场。

我们不能再等政策落地才动手,得在政策出来前就布好局。”

孙连城抬起头:“可这些产业,京州没基础。招商难度大,万一……失败了,责任谁担?”

祁天佑看着他:“你怕担责?”

孙连城没回答。

“我也怕。”祁天佑语气缓下来,“但我更怕五年后回头看,我们错过了这班车。”

他转身打开ppt,调出一张地图。京州高新区被红圈标出。

“这里,三年内要建成全省最大的零碳产业园。用地指标、审批权限、财政配套,全部优先。”

“可资金呢?”有人问。

“第一批八千万专项资金已经到账。”祁天佑说,“不是用来救老企业的,是用来建新生态的。”

会议结束,孙连城没走。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车辆进出。

“祁书记。”他低声说,“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祁天佑正在收拾包。

“昨夜茶室散了以后,我看了四份文件,做了两套推演模型。”他说,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是怕改革代价太大,群众受不了。”

孙连城点头。

“我也不确定百分之百成功。”祁天佑说,“但我确定一点——不改,死路一条。”

两人走出大楼,阳光刺眼。

祁天佑抬手挡了一下。

“去高新区看看。”他说。

车开进园区时,地面还有些泥泞。

远处几台吊车停在空地上,风吹得安全帽滚了一圈。

管委会负责人迎上来,脸上堆笑:“祁书记,您怎么亲自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块地。”祁天佑指着前方一片荒地,“准备做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