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部委巅峰(2 / 2)

不是

他停顿一秒。

“讲真,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有人能指着说‘这就是为我写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漂亮的报告也是自说自话。”

说完,他坐下。

没人鼓掌。

但刚才质疑他的司长,低头在本子上记了什么。

部长喝了口茶,转向下一个议题:绿色产业与劳动者权益协同发展框架。

“这个方案是谁牵头的?”

“我。”祁天佑答。

“说说看。”

祁天佑起身,打开投影。

ppt第一页是孙连城提交的京州报告截图。

标题写着:环保升级后劳动生产率提升17.3%。

“过去我们认为环保是成本。”他说,“但现在数据证明,它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治污投入带来技术升级,技术升级带来效率提升,效率提升带来岗位优化。”

他翻页。

第二张图显示工人离职率下降曲线。

“劳工稳定,意味着熟练工保留,培训成本降低,产品质量上升。这不是理论,是已经发生的事。”

一位副部长皱眉。“可企业压力确实大。有些中小企业反映,合规成本高,撑不住。”

祁天佑点头。“所以我们提出分阶段推进。第一年补贴技术改造,

第二年建立共享治污平台,第三年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用政策杠杆撬动市场资源。”

他翻到最后一页。

上面是一行字,引自高育良退休前批注的笔记:短期看成本,长期看人心。

“我们不能只算账面的钱。”祁天佑说,“还要算人的账。工人安心,企业才能稳;企业稳了,经济才有底。”

会议室再次安静。

部长看着屏幕,很久没说话。

最后他说:“原则通过。明年列入重点改革方向,由政策研究室牵头细化,小祁同志主笔。”

有人递来会议纪要草稿。

祁天佑签了字。

人陆续离开。

他没动。

等最后一个脚步声消失,他才站起来。

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

阳光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上。

他摘下右手小指的翡翠扳指,轻轻放在纪要文件旁边。

又伸手,把它戴回去。

窗外是城市。

高楼林立,车流如织。

远处能看到京州方向的地平线。

他站着没动。

手插进西装口袋,摸到一张纸条。

是早上进大楼时,保安悄悄塞给他的。

上面写着七个名字。

他没看第二眼。

把纸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然后他转身,走向门口。

手搭上门把手时,停下。

没开门。

他回身,走回桌前,拿起那份刚签完的纪要。

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还有一行打印的小字:

本次决议将作为国家战略草案报送国务院审议。

他盯着那行字。

很久。

手指从纸面划过,停在“战略”两个字上。

自己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