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赵德汉余党末路(2 / 2)

目前所有项目审批均通过省级联审平台留痕,不存在暗箱操作。

倒是有人利用亲属关系注册空壳公司套取补贴,名单我已经整理好了。”

他抽出一叠打印件,封面赫然是赵立冬妻子及其堂弟、表嫂等十三人的控股结构图。

“第四问,基层反馈如何?

今晚发布会,我会播放一段视频:

原大风钢铁附属化工厂厂长亲述,如何拿到三百万元转型补助,重建生产线,今年一季度已实现盈利。”

“第五问,谁来追责?这些套取财政资金的个人,不该被查吗?”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林华华轻声说:“他们想用‘派系斗争’定性这件事。”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公器私用。”祁天佑合上笔记本,

“发布会十一点开始,通稿按五问结构走,ppt同步推送内网直播端口。

另外,把赵妻控股公司名单做成动态图谱,大屏展示。”

孙连城皱眉:“赵德汉那边……”

“他已经动手了。”祁天佑划开手机,一条行业论坛热搜截图弹出,

#老同志不该被边缘化#,配图是赵立冬在某茶叙会上“哽咽发言”的照片,

声称“年轻人不懂基层难处”。

讲真,演技不错。

但他没回应,只是设置了定时推送:

十一时整,自动发布《关于环保政策实施情况的说明》全文。

十一点,部委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

祁天佑步入会场时,没有寒暄,直接走上台。

背景大屏亮起,第一帧是那位化工厂厂长面对镜头的画面:

“去年九月停产,十月拿到补助,十一月开工,今年过年,全体员工奖金翻倍。”

掌声零星响起。

接着是财政部审计结果、试点企业效益图、卫星遥感对比图,

同一片土地,三年间黑烟滚滚到绿树成荫。

“有人说我借环保博流量。”祁天佑开口,语气平稳,

“但讲真,如果让污染继续,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冷流量。”

大屏切换。一张审批单特写出现,签字栏写着“李艳华”,赵立冬妻子的名字。

下方标注:该公司无环评资质,无技术人员备案,无实际经营场所,累计领取补贴三百八十万。

“这不是个案。”他继续说,

“她名下十三家公司,

从未申请过任何环保项目资质,却累计套取财政资金三千二百万元。”

全场哗然。

图谱展开,银行流水、代持协议、亲属关系链层层嵌套,

最终指向同一个审批窗口,

国土资源厅资源调配处,负责人正是赵立冬的心腹。

“这些钱,本该用于土壤修复、工人安置、技术升级。”祁天佑看着台下记者,

“现在,它们进了私人腰包。

讲真,这不是政绩工程,是蛀虫工程。”

发布会结束前五分钟,现场连线京州光明区政府。

孙连城站在园区门口,身后是正在作业的自动化回收流水线。

“这里是原重度污染区检测到敏感内容,请修改后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