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202章 鲲鹏借力扶摇而上,格局擢升名至实归

第202章 鲲鹏借力扶摇而上,格局擢升名至实归(2 / 2)

然而,就在申报材料即将递交省里的前夕,一个意外的麻烦找上门来。由赵东升亲信、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张志鹏具体负责协调的《东河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配套文件,在关键数据和表述上出现了多处低级错误,若以此版本上报,不仅会闹出大笑话,更可能让整个申报工作功亏一篑。

“主任,这分明是故意的!这么明显的错误,他们办公室核稿时不可能发现不了!”陈春兰气得脸色发白,拿着那份问题文件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林枫相对冷静,但语气也十分凝重:“现在追责于事无补,关键是补救。距离截止日期只剩三天,重新撰写和走流程根本来不及。”

陈临海面沉如水,他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区长赵东升的号码,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赵区长,关于报送省里的配套规划文件,我发现了一些可能造成严重误解的瑕疵。此事关系到东河区的整体形象和申报大局,我认为需要立即启动紧急修订程序,我建议由区委办和政府办联合成立一个临时审校小组,请您担任组长,我配合,务必在今天晚上之前,拿出一个准确、规范的最终版。”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赵东升显然没料到陈临海会如此直接地将问题捅破,并以“维护大局”的名义将他架到火上烤。如果他拒绝,那么一旦出事,首要责任就是他这个组长。半晌,听筒里传来赵东升听不出情绪的声音:“临海同志考虑得很周到,就按你说的办吧。”

一场潜在的危机,被陈临海以这种近乎“阳谋”的方式化解。在联合审校小组的高效运作下,文件得以在截止日前修正并顺利提交。

关键的评审答辩会到来。陈临海作为主陈述人,面对省发改委、交通厅、商务厅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审视的目光,从容不迫,侃侃而谈。

他从东河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地位,讲到商贸新城一期火爆的商户入驻率和强劲的辐射带动效应;从正在建设的智慧物流园区描绘到未来融入全国骨干流通网络的蓝图。他的陈述,既有宏大的战略视野,又有扎实的数据支撑,更有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

在专家提问环节,他甚至主动引用了之前那股“唱衰”舆论的观点,并以此为契机,详细论证了“稳健”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东河区不追求噱头、不搞盲目扩张,而是立足产业基础、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务实思路。

这番坦诚而自信的回应,反而赢得了多位评审专家的赞许。

最终,评审会全票通过,一致建议省政府批准东河区升级为“省级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消息传来,东河区上下欢欣鼓舞。陈临海在办公室接到省委副秘书长王文龙亲自打来的祝贺电话时,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

当晚,他婉拒了所有庆功的邀请,准时回到家中。母亲陈菲儿做了一桌好菜,田娇娇脸上也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饭桌上,陈菲儿看着明显清瘦了的儿子,既心疼又欣慰:“临海,这件事你做成了,不只是为东河争来了一个名号,更是为你自己站稳脚跟,打下了一块最坚实的基石。你外公知道后,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