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血色权力 > 第311章 拍卖行内线

第311章 拍卖行内线(2 / 2)

内线这次发来了一张更清晰的打码文件,是一份 “provenance(来源证明)” 模板,上面写着 “传承自民国收藏家 xxx”“2010 年从海外私人藏家手中购得” 等字样。

“都是编的,” 内线解释,“会找专门的‘造假团队’做旧的收藏记录,甚至伪造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让来源看起来‘合法’,其实都是假的 —— 金广发的文物,哪有什么‘民国传承’,全是盗掘的。”

陈默让技术组根据内线提供的模板,对比之前查到的环球珍艺拍卖记录,果然在 2021 年的 “汉代青铜鼎” 来源证明里,找到了相似的 “民国收藏家” 名字 —— 经核查,这个收藏家在 1945 年就去世了,根本没有相关的文物收藏记录。

“证据链又多了一环!” 陈默兴奋地拍了下桌子,“现在不仅知道金广发怎么拍卖文物,还知道他怎么伪造来源、套银行贷款,接下来只要查到银行的抵押记录,就能把整个洗钱链条串起来。”

林夏还想追问更多细节,但内线突然说 “不能再聊了,我已经说得太多,再聊会被发现”,之后就再也没回复,连加密账号都注销了。

“能拿到这些信息已经不错了,” 林夏给陈默发消息,“香港的媒体朋友说,这个人现在躲在东南亚,每天换酒店住,就是怕被金广发的人找到。”

陈默立刻安排两件事:一是让老吴联系香港廉政公署,协助调查东亚银行 “艺术品融资部” 的抵押记录,重点查 2020 年后与环球珍艺合作的业务;二是让国际刑警对接瑞士宝盛银行,核实金广发是否用拍卖文物做过抵押。

“银行的记录是硬证据,只要能拿到,就算金广发躲到天边,也能定他的洗钱罪!” 陈默在行动日志上写下这句话,心里清楚 —— 内线提供的线索,就像打开了拍卖行黑幕的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金广发洗钱网络的另一重要环节。

当天下午,香港廉政公署就传来反馈:东亚银行 “艺术品融资部” 在 2020-2022 年间,为环球珍艺的 17 件拍卖品办理过抵押,总贷款额度 1.2 亿港元,其中 12 件的抵押人信息显示为 “匿名”,但资金最终都流向了金广发控制的开曼空壳公司。

“跟内线说的一模一样!” 老吴拿着反馈报告,激动地说,“这些抵押的艺术品,有 8 件能在苏瑾的云存储照片里找到,都是湿地盗掘的文物!”

技术组也有新进展 —— 老谢和小孟用 “字典攻击 + 暴力破解” 结合的方式,终于打开了加密 U 盘,里面存着李伟明与 “金先生” 的聊天记录,其中一条写着:“环球珍艺的抵押款,已转到你瑞士的账户,注意查收。” 后面还附了宝盛银行的账号 —— 这个账号,跟东亚银行查到的、金广发的空壳公司账户,属于同一批代持人。

“三条线索全对上了!” 陈默站在线索板前,用红笔把 “环球珍艺”“东亚银行”“宝盛银行”“开曼空壳公司” 连在一起,“金广发的流程是:盗掘文物→送环球珍艺,虚高估价 + 找白手套接盘→用拍卖品在银行抵押套贷→资金转到海外账户→再回流国内贿赂官员 —— 整个链条,从文物盗掘到资金洗白,再到利益输送,全齐了!”

老吴看着线索板上完整的链条,感慨道:“要是没有林夏找到的内线,咱们还不知道拍卖行和银行的勾结这么深。现在证据够了,就算金广发有‘烛龙’保护,有外交豁免权挡着,也能把他的海外资产冻结,把他引渡回国!”

陈默却没放松 —— 小李还在开曼调查金磊的 “环球数字金融” 公司,加密 U 盘里还有些未破译的文件,金广发本人的藏身地址也没找到。

“还没到庆祝的时候,” 他拍了拍老吴的肩膀,“让小李注意安全,尽快摸清金磊公司的情况;技术组继续破译 U 盘里的文件,说不定能找到金广发的藏身地。”

夜色渐深,行动组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老吴在整理银行抵押记录,林夏在写关于环球珍艺黑幕的调查报道(暂时不发表,作为后续证据),技术组还在对着 U 盘里的文件加班。

陈默站在窗边,看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心里清楚 —— 内线提供的线索,让他们离最终的胜利又近了一步,但只要金广发还没落网,这场战斗就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