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刚把东亚银行的抵押记录整理成表格,准备上传到办案数据库,屏幕突然卡住,鼠标箭头变成转圈的沙漏,过了半分钟才恢复正常。
“这破系统又抽风了?” 他吐槽着点了 “保存”,却弹出 “文件损坏,无法保存” 的提示 —— 刚整理好的 300 多条数据,瞬间变成乱码。
“不是系统抽风,是有人在搞鬼!” 老谢的声音从技术组办公室传来,带着急促,“小孟,快把防火墙调到最高级,有人在扫描咱们的数据库端口!”
陈默快步走过去,只见技术组的屏幕上,红色的攻击预警弹窗不断跳出,流量监控图上,来自境外的异常数据包像潮水一样涌来,Ip 地址一会儿显示在俄罗斯,一会儿跳转到巴西,根本抓不住规律。
“这是专业黑客干的,不是普通的网络攻击,” 老谢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攻击日志,“他们先用‘肉鸡’(被控制的普通电脑)发送垃圾数据包,把咱们的带宽占满,再趁机扫描漏洞,想偷偷复制办案数据,还往系统里传木马,一旦植入成功,不仅能偷数据,还能删除证据 —— 就像先派一群人在门口闹事吸引注意力,再让小偷撬锁进家偷东西,还顺手泼油漆破坏现场。”
行动组的内部通讯系统也出了问题 —— 陈默用加密软件给小李发消息,半天没收到回复,后来才发现消息被 “劫持”,转到了一个陌生的服务器。
“要是小李的位置信息、调查计划被黑客偷走,他在开曼就危险了!” 陈默的脸色沉下来,让老谢立刻断开办案数据库与外网的连接,改用内网 U 盘传输数据,同时联系市局信息安全科,请求技术支援。
老谢和小孟开始跟黑客 “正面硬刚”—— 他们在系统里设置了 “陷阱文件夹”,里面放的都是伪造的 “金广发账户信息”,表面看起来是核心数据,实际藏着追踪程序;又用 “反向溯源工具” 追踪攻击 Ip,可对方太狡猾,每次追踪到一半,Ip 就会跳转,最后指向的都是废弃的服务器。
“这些黑客应该是金广发雇的专业团队,背后有资金支持,用的是‘动态 Ip 池’,就像开车换车牌,根本抓不到真实位置,” 老谢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语气带着疲惫,“从凌晨到现在,他们已经发起了 12 次攻击,一次比一次狠,咱们得 24 小时盯着,根本没法分心查其他线索。”
就在国内数据战打得激烈时,小李从开曼发来加密消息,语气带着警惕:“我住的酒店楼下,有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连续两天在大堂坐着,我出去查写字楼时,他还跟着我,假装看手机,其实在偷拍 —— 我怀疑被人监视了。”
陈默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让小李发几张可疑人员的照片过来。
照片里的男人戴鸭舌帽,口罩遮住半张脸,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看似在玩,镜头却对着小李的方向。
“这是金磊的人!” 老吴认出男人穿的夹克,跟之前曼谷湄南茶馆的黑帮成员穿的是同一款,“他们肯定是通过黑客知道了小李的身份,或者查到了他的假护照信息,开始跟踪监视,想阻止他查‘环球数字金融’公司。”
陈默让小李立刻换酒店,别去之前查过的写字楼,暂时改用 “外卖员跑腿” 的方式,让酒店服务员帮忙去物业拿写字楼的资料,同时把微型定位器的频率调到最低,避免被探测到。
“你现在的任务是安全第一,别跟他们硬碰,等咱们这边顶住黑客攻击,再给你派支援,” 陈默在消息里反复强调,心里却很清楚 —— 海外没有警力支援,小李只能靠自己,监视的人随时可能动手。
市局信息安全科的支援团队到了,带来了更专业的 “网络防御系统”,他们在行动组的服务器周围设置了 “三层防火墙”,像给房子装了三道防盗门,还启动了 “流量清洗” 功能,把异常数据包过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