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他为自己争取了一道“先皇遗旨”的护身符。
他明确点出自己是“先皇选定”的辅政之臣。
如此一来,新君若要轻易治他的罪,便有了顾忌,需要考虑“违背先皇遗愿”的舆论压力。
其三,他巧妙地争取了同情分。
他塑造了一个“从一开始就被父皇定位为辅佐、干脏活累活,却始终不被看重”的可怜皇子形象。
同样是龙子凤孙,他感到不公、不忿,在父皇临终前情绪失控质问几句,岂不是……顺理成章,甚至情有可原吗?
众人听了三皇子这番半是坦白、半是辩白的话,神色各异,心思浮动。
有同情的,有怀疑的,但更多的,是开始思索新君人选已定这个既定事实。
宗正沉吟片刻,目光在三皇子苍白而紧绷的脸上停留一瞬,终究不再纠缠于他与先帝冲突的细节。
现在最要紧的,是国本!
既然先帝已有属意之人,并在临终前明确传达,那么当下第一要务,便是拥护新君灵前继位,稳定大局!
至于三皇子方才的言行是否大不敬,后续该如何处置……以及其他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都该由新君来圣心独断。
他若此刻再越俎代庖,便是看不清形势,自寻烦恼了。
宗正与几位宗亲已然躬身,恭请林楠灵前继位。
一片肃穆中,宰相却出于老成持重的谨慎,还是向前一步,向侍立一旁的大太监顾守忠确认道:“顾公公,先帝……可曾留下书面遗旨?”
顾守忠面色悲戚,缓缓摇头:“陛下是骤然昏厥,事发突然,之前……并未及准备任何旨意。”
闻言,宰相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君臣相伴数十载,他多少能感受到,陛下心中属意的继承人选,恐怕并非三皇子或四皇子中的任何一位。
可天意难测,陛下龙体骤然垮塌,怕是根本没来得及为他真正属意的人选铺平道路。
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在最后关头,陛下选择的,竟是四皇子林楠!
毕竟,满朝文武都看得出,陛下对四皇子的培养,更多是倾向于军事方面,是作为一柄利剑来打磨的。
更何况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怎么看都该是年长且在六部轮值过、通晓政务、能力足以做个守成之君的三皇子更为合适。
而这位严重“偏科”、性情跳脱、明显更亲近武将的四皇子……未来实在难以预料。年轻人血气方刚,若他一心想着开疆拓土,乃至穷兵黩武,那绝非社稷之福啊!
然而——
宰相抬起眼,看着眼前已成定局的局面,宗亲低头,三皇子默认,先帝口谕已出……他心中纵有千般忧虑,万般考量,此刻也只能深深埋藏。
无论如何,四皇子已是先帝选定的继位之君。
连三皇子本人都已放弃争夺,亲口认可,他一个臣子,又能如何?
难道要在这国本动摇的关头,掀起更大的波澜吗?
怀着对王朝未来的深深忧虑,宰相终究还是带着身后一众文武大臣,缓缓躬身,对着林楠的方向,恭敬地齐声道:
“臣等……恭请殿下,灵前继位,以安社稷!”
林楠立于殿中,目光缓缓扫过眼前尽数低垂的头颅——宗亲、重臣,乃至他那位向来不甘屈居人下的三哥,此刻都不得不在这既定事实面前俯首。
他心中那股蛰伏已久的激荡终于化作眼底一抹难以察觉的快意。
不枉他隐忍多年,苦心经营,步步为营。
今日,终是到了收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