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为国家献科技 > 第353章 科研与医疗区!

第353章 科研与医疗区!(1 / 2)

轨道居住站的宏伟轮廓,随着环舱、生态循环舱和能源防护系统的逐步完善,已然具备了“家园”的雏形。

但伍思辰深知,这座家园绝不仅仅是“安居之所”,它还必须是文明的火种,推动人类向更深远的宇宙迈进。

于是,第四模块的建设正式启动——科研与医疗区。

这一模块的选址在环舱与能源系统的交界点,既能借助人工重力保持基本稳定,又能通过特殊走廊直接进入零重力舱段。

第一步,是搭建零重力实验室。

当第一批舱段升入轨道时,科研人员的眼神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实验室内部安装了最先进的微重力控制装置,确保实验区能彻底屏蔽掉旋转环舱的离心干扰。

透过舷窗,可以看到科研人员在透明的实验舱内漂浮着,手中悬浮着的不是普通的试剂瓶,而是一颗颗微型燃烧球体,一株株在失重中扭曲的植物,一条条被送上去进行生物试验的斑马鱼。

“这是地球上永远无法进行的实验。”

科研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在这里,我们可以观察细胞分裂在零重力下的演化,研究合金在真空中的熔铸方式,甚至模拟未来深空殖民的生态模型。”

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实时数据显示:

【合金微重力冶炼实验,强度提升32%】

【细胞培养实验,分裂模式出现新形态】

【燃烧实验,稳定性远超地面】

掌声与欢呼响彻大厅,科研人员相互拥抱,他们明白——这不仅是实验,而是全人类知识的边疆被打开。

与此同时,深空探索平台也在同步搭建。

平台外壁装备了超大口径的望远镜与粒子探测器,伸展开的机械臂可以直接收集宇宙尘埃与微小天体标本。

当第一批样本被送入采集仓时,屏幕上的图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细节:那些来自数千万公里外的微小星尘,在无声地诉说着宇宙的历史。

“这不是望远,这是触摸。”

一位天文学家眼眶湿润,“我们终于不是仰望星空,而是站在星空中,向宇宙伸手。”

最后,是医疗区的落成。

这里拥有完整的手术室、康复舱、心理疏导中心,以及为航天员和科研人员量身定制的再生医学实验平台。

当第一批航天员走进医疗舱时,他们被眼前的高科技震撼:智能诊断AI漂浮在透明屏幕上,微型手术机械臂灵活运转,甚至连“血液循环修复仓”都已经投入使用。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谁在轨道上受伤没有救援了。”

医疗总指挥感慨万千,“这就是我们在太空的‘生命保险’。”

全国同步直播。

当观众们看到科研员在零重力中操作实验、医疗机器人在太空手术舱内完成模拟手术的画面时,弹幕和评论瞬间炸裂:

【太空实验室!这就是人类的未来!】

【勇气不仅要住在星辰,还要在星辰里治病、科研!】

【我们在地球是病人,在太空也是病人,但勇气能治!】

梗图潮瞬间涌现:

——有人把零重力实验画成“炼丹炉”,配字【勇气炼星丹】;

——有人p图,把医疗舱改成“修仙恢复仓”,写着【上天修真,轨道加血】;

——还有人调侃:“以后医保要不要加一条——轨道报销?”

指挥大厅里,伍思辰目光炯炯,环视全场。

“环舱给了我们立足之地,生态舱让我们得以呼吸与生存,能源护盾守护了我们的安全。”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铿锵:

“而科研与医疗舱,将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突破,不断探索!从今天起,星辰不只是家园,更是实验室,是医院,是未来的文明摇篮!”

大厅掌声雷动,科研团队热泪盈眶。

这一刻,第四模块——科研与医疗区,正式上线。

这不仅仅是居住站的升级,更是人类文明第一次把科学与医疗的根基,搬上了星辰。

华盛顿,白宫战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