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璃心中一震。果然,赵太傅与青云会关系匪浅!
赵太傅扫视全场,目光在萧景珩和沈清璃身上停留一瞬,淡淡道:“隔墙有耳,刘大人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刘知府连忙赔笑:“太傅教训的是。”
赵太傅在主位坐下,缓缓道:“今日召集诸位,是为漕运之事。京城存粮已不足两月,只要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
话未说完,舫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官兵来了!”
舫内顿时大乱。赵太傅面色一变,狠狠瞪了刘知府一眼:“成事不足!”
混乱中,萧景珩护着沈清璃退到舫边。只见湖面上来数艘官船,将画舫团团围住。
“是漕运总督的船!”有人惊呼。
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站在船头,高声道:“本官接到密报,此地有人密谋造反!所有人等,不得妄动!”
赵太傅面色铁青,却强自镇定:“李总督,这是何意?”
李总督冷笑:“赵太傅,明人不说暗话。你与青云会勾结,破坏漕运,意图谋反,真当朝廷不知吗?”
赵太傅忽然大笑:“李崇,你以为抓了我,就能解决漕运问题?告诉你,没有青云会的配合,江南漕运寸步难行!”
“是吗?”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清璃缓缓取下伪装,露出真容。
“珩王妃!”众人惊呼。
沈清璃从容走到舫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诸位或许不知,王爷与本宫南下前,已从北境调来三万石军粮,足够京城支撑半年。”
赵太傅面色大变:“不可能!”
“不仅如此,”沈清璃继续道,“王爷已请旨重建漕运兵,专司押运粮草。从今日起,江南漕运由朝廷直接管辖,任何人不得插手!”
舫内一片死寂。赵太傅踉跄后退,面如死灰。
李总督趁机下令:“拿下所有逆党!”
官兵一拥而上,将画舫上的人全部控制。
然而,就在这混乱之际,赵太傅忽然挣脱束缚,冲到舫边,纵身跳入湖中!
“追!”李总督急令。
然而湖水深不见底,官兵搜寻良久,终是找不到赵太傅的踪影。
回到客栈,萧景珩与沈清璃复盘今日之事。
“赵太傅逃脱,必会后患无穷。”萧景珩忧心道。
沈清璃却道:“他逃不远的。我已在画舫上给他下了追踪香,墨影已经带人去追了。”
萧景珩惊讶:“你何时...”
“在他靠近我的时候。”沈清璃微微一笑,“系统提供的特殊香料,无色无味,但训练过的猎犬可以追踪百里。”
果然,次日清晨,墨影带回消息——赵太傅在城外一座荒庙中被擒。
审讯室内,赵太傅闭目不语,任凭如何询问,都不发一言。
沈清璃走进审讯室,屏退左右,在赵太傅对面坐下。
“赵太傅不想知道,我们是如何发现青云会的秘密的吗?”
赵太傅睁眼看她,冷哼一声。
沈清璃不以为意,继续道:“是因为墨渊。”
赵太傅瞳孔微缩,虽然很快恢复平静,但那一瞬间的反应没有逃过沈清璃的眼睛。
“太傅与墨渊,不仅是同窗,更是结拜兄弟吧?”沈清璃轻声道,“当年墨渊案,太傅作为审判官,亲自定了他的罪。这些年来,太傅心中可曾安宁?”
赵太傅面色渐渐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青云会表面上是为墨渊复仇,实际上却是太傅满足野心的工具。”沈清璃目光如炬,“太傅真正想要的,是扶持二皇子登基,自己做个摄政王,对吗?”
赵太傅猛地抬头:“你...你如何得知?”
“因为二皇子母妃,是太傅的亲生女儿。”沈清璃一字一句道,“这个秘密,太傅隐藏了三十年。”
赵太傅如遭雷击,瘫坐在椅子上:“不可能...这个秘密除了我与淑妃,无人知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沈清璃淡淡道,“太傅以为杀了知情者,就能永远守住秘密?可惜,墨渊当年留下了证据。”
她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函:“这是墨渊遇难前,托人带给我的。”
赵太傅颤抖着手接过信函,看完后老泪纵横:“原来...原来他早就知道...”
“墨渊从未背叛朝廷,他是发现了太傅与淑妃的秘密,才遭灭口。”沈清璃道,“太傅为了掩盖真相,不惜诬陷挚友,这些年来,可曾有一日安眠?”
赵太傅掩面痛哭,良久,终于抬头:“王妃想知道什么,老朽...知无不言。”
通过赵太傅的供词,萧景珩与沈清璃终于摸清了青云会的全貌。
这个以墨渊旧部为幌子的组织,实际上是赵太傅为扶持二皇子建立的政治集团。他们掌控江南经济,渗透朝堂,目的就是有朝一日推翻当今皇上,立二皇子为帝。
“必须立即回京!”萧景珩当机立断,“二哥得知江南事败,必会狗急跳墙!”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返京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皇上病重,二皇子监国!
“来不及了。”沈清璃面色凝重,“二皇子既然敢明目张胆地监国,说明京城已在掌控之中。”
萧景珩握紧拳头:“我们必须尽快回京,救出父皇!”
“硬闯是下策。”沈清璃沉思片刻,忽然道,“或许...我们可以借力打力。”
“如何借力打力?”
沈清璃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二皇子最大的依仗是青云会控制的江南经济。若我们切断这条经济命脉...”
萧景珩恍然:“你是说...”
“发布王爷手谕,冻结所有与青云会有关的商业往来。”沈清璃道,“同时,以王爷名义,号召江南商贾支持正统。”
“他们会响应吗?”
沈清璃微笑:“商人最重利益。只要让他们明白,支持二皇子必会血本无归,而支持王爷则有利可图...”
三日后,萧景珩以摄政王名义发布《安商令》,宣布冻结青云会及其关联商号的所有资产,同时承诺支持正统的商贾将获得未来互市的优先经营权。
此令一出,江南商界震动。原本依附青云会的商贾纷纷倒戈,二皇子的经济命脉被彻底切断。
与此同时,沈清璃通过沈家的商业网络,将二皇子谋反的消息传遍全国。
一月后,就在萧景珩与沈清璃准备率军返京时,京城传来消息——二皇子兵败自杀,皇上安然无恙!
原来,就在二皇子准备强行登基时,一直装病的皇上突然现身,以谋逆罪将二皇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父皇...早就知道了?”萧景珩难以置信。
沈清璃微笑:“皇上英明,怎会不知二皇子的野心?他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三个月后,一切尘埃落定。皇上论功行赏,萧景珩因平定叛乱有功,正式被立为太子。沈清璃作为太子妃,参与朝政,开创了大周女子参政的先例。
然而,在庆功宴的喧嚣中,沈清璃却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南方的天空。
“还在想青云会的事?”萧景珩走到她身边。
沈清璃点头:“我总觉得,事情还没有结束。赵太傅临死前说,墨渊可能还活着...”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无论如何,我会陪你查个水落石出。”
二人相视而笑,双手紧握。
而在遥远的江南,一座隐秘的山庄内,一个白发老者正在抚琴。琴声悠扬,却带着说不出的哀伤。
“主人,京城消息,二皇子已死,赵太傅也...”一个黑衣人恭敬禀报。
老者抚琴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继续:“知道了。”
“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老者抬头,望向北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等。”
“等什么?”
“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老者轻声道,“二十年前的血债,是时候清算了。”
琴声再起,如泣如诉,在江南的烟雨中飘荡,诉说着一个埋藏了二十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