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盟友初现
宁老太妃与苏浅月可能存在的关联,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沈清璃心头。这位老太妃在宫中的地位非同小可,若她铁了心要扶持苏浅月,自己即便有系统相助,想在赏花宴上破局也将难上加难。
就在沈清璃苦思冥想,试图从记忆碎片和现有信息中拼凑出线索时,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日午后,沈清璃正坐在听雪轩的小花园里,看似悠闲地翻着一本诗集,实则在脑海中反复推演赏花宴的各种可能。豆蔻脚步轻快地走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描金漆盒。
“小姐,门房刚送来的,说是‘墨韵斋’感念老主顾,特意送来的新到湖笔和徽墨,请小姐品鉴。”豆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将漆盒放在石桌上。
墨韵斋!
沈清璃的心猛地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淡淡应了一声:“放下吧。”
待豆蔻退到一旁伺候,沈清璃才看似随意地打开漆盒。里面果然是两支品相极佳的毛笔和两锭上等墨锭,摆放得整整齐齐。她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开铺垫的丝绒,指尖在盒底细微地摸索着。
果然,在丝绒与木盒的夹层之间,她触碰到了一小卷异常光滑坚韧的纸张。
她不动声色地将那卷纸捏入掌心,合上漆盒,对豆蔻道:“东西不错,收起来吧。”随即起身,捧着那本诗集,自然地回到了内室。
紧闭房门,沈清璃才展开那卷小小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力透纸背、略显潦草的小字,显然书写时带着某种紧迫:
“宴有风浪,小心苏氏女,其或与宁苑有旧。”
宴有风浪,小心苏氏女——这证实了萧景珩也在关注赏花宴,并且察觉到了苏浅月的不寻常,甚至可能知道一些她计划的风声。这并不完全出乎沈清璃的意料,萧景珩若有心查,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但后半句——“其或与宁苑有旧”!
宁苑!这正是宁老太妃在宫中居所的名称!
萧景珩竟然也查到了苏浅月与宁老太妃可能存在关联!而且,他用的是“有旧”,这意味着可能不是简单的利益勾结,而是更早、更深的渊源!
这证实了沈清璃通过系统窥视到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这表明萧景珩的情报网络极其高效,并且,他愿意将这条关键信息分享给她!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确认盟友关系、展示自身价值的姿态。
沈清璃心中一定,同时又升起一丝凛然。萧景珩的势力,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深。与这样的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但眼下,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试图搅动风云的苏浅月,以及其背后可能代表的、与萧景珩(或者说靖国公府)对立的势力。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将水搅得更浑,甚至借力打力的机会!
萧景珩提供了关键信息,她也不能毫无表示。投桃报李,才能维系这脆弱的联盟。她需要透露一些有价值,但又不会完全暴露自己底牌的信息。
她再次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裁剪极小的素笺,沉吟片刻,提笔蘸墨。她没有询问萧景珩如何得知,也没有透露自己是通过“预知”发现的,而是用一种基于观察和推测的口吻写道:
“风浪起于曲桥,非止于救驾。宁苑观棋,意在局外。望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