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忙里偷闲(2 / 2)

林昭握着线轴,感受着风筝传来的拉力,看着那只喜鹊风筝在天际翱翔,连日来的压抑仿佛都随着风筝线被拉向高空。萧烬在旁边一会儿喊“左边点左边点,要撞树了”,一会儿叫“放线放线,它要冲上天了”,夸张的语气逗得林昭笑声不断。

忽然一阵风吹过,风筝线猛地绷紧,随即“啪”地断了线。喜鹊风筝摇摇晃晃地往远处飘去,萧烬惊呼一声追上去:“我的喜鹊!它要私奔!”那手忙脚乱的样子,活像个追着自家跑丢鸡鸭的农户。

林昭站在原地,看着她笨拙的背影和渐渐飘远的风筝,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暖阁里的疲惫、朝堂上的算计,在这一刻都被抛到了脑后,只剩下纯粹的快乐。青霜站在廊下看着,也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回到暖阁时,暮色已经四合。萧烬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半截风筝线:“属下无能,让公主的喜鹊跑了。”

“无妨。”林昭心情正好,语气都轻快了许多,“明天再做一个就是了。”

“公主不生气?”萧烬眼睛一亮。

“不生气。”林昭看着她,忽然觉得这几日的忙碌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接下来的日子,萧烬的“逗乐大计”花样翻新。知道林昭处理刑狱公文时心情沉重,她就特意去学了几段皮影戏,晚上在暖阁里演些轻松的民间故事;见她对着账本皱眉,就把算盘打得噼啪响,编些“钱串子成精”的笑话;甚至在她熬夜批奏折时,偷偷在旁边学猫叫,吓得雪球到处乱窜,逗得林昭睡意全无。青霜每日端茶送水时,都能撞见些让她忍俊不禁的场面。

有一次,林昭正在看各地呈上来的农桑奏折,看得愁眉不展。萧烬忽然搬来个小桌子,在上面摆了十几个小泥人,有插秧的农夫,有织布的农妇,还有赶着牛的牧童,做得栩栩如生。

“公主您看,这是属下托人做的农桑图。”她拿着小泥人在桌上摆弄,“您看这插秧的,腰弯得跟弓似的,所以咱们得减免赋税;这织布的,织出的布比雪花还白,说明今年收成好……”她用泥人把枯燥的奏折内容演成了小故事,连青霜都听得津津有味。

林昭看着他认真摆弄泥人的样子,心里忽然暖暖的。她知道萧烬没读过多少书,却在想尽办法帮她分担压力;她不懂朝堂事务,却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她开心。这份笨拙又真诚的心意,比任何珠宝都珍贵。

这日傍晚,林昭终于处理完积压的公文,靠在软榻上舒展筋骨。萧烬端着刚炖好的冰糖雪梨走进来,见她难得清闲,立刻凑过来:“公主,属下今日学了个新段子,给您讲讲?”

林昭挑眉:“哦?什么段子?”

“就是说啊,有个书生去赶考,路上遇见个算命的……”萧烬绘声绘色地讲起来,讲到好笑处还特意模仿不同人物的语气,逗得林昭笑声不断。暖阁里的烛火摇曳,映着两人的身影,温馨得让人忘了窗外的夜色。青霜收拾案几的动作都放轻了,生怕打扰这难得的轻松时光。

“萧烬,”林昭忽然开口,打断了她的话,“这些日子……谢谢你。”若不是她每日变着法地逗自己开心,这繁重的公务怕是早就压垮了她。

萧烬挠了挠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能让公主开心,是属下的福气。再说了,看着公主笑,属下就觉得……比打赢十场架还痛快!”

林昭看着她眼里的真诚,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柔软。她知道,前路的纷争还未停歇,皇弟的猜忌也从未消失,但只要身边有这个总能逗她笑的萧烬,再难的日子似乎也能熬过去。

暖阁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案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小泥人上,也照在萧烬带着笑意的脸上。林昭端起碗,舀了一勺冰糖雪梨,清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就像这些日子里,萧烬为她带来的那些细碎又温暖的快乐。